第673章 川内变化(四)
竹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73章 川内变化(四),我在废土满级后,穿越荒年当女帝,竹野,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川蜀的变化对阮地的人而言没什么感受,百姓们大多只听得到各种消息——西夏改名了,大理改名了,思播这些地方变成贵州了,至于思播在哪儿他们都不大清楚,至于川蜀,那就更远了些,哪怕偶尔有川人在阮地干活,但许多人一辈子都不会离开自己出生的地方,自然感触更小。
非说有什么变化,那就是阮地多了两条铁路。
“听说不止是火车,说不定以后路上能有烧柴油的车子哩!”清丰城内,百姓们下了工,聚在街边的食摊或茶馆里,挨着路边坐着,喝上一杯便宜的粗茶,又或吃碗便宜的面,与身旁的人吹吹牛。
“你又听说了!这不是老周说的吗?人家闺女在机械厂,你闺女在哪儿?”
吹牛的人讪讪道:“我看着周家闺女长大的,与我亲闺女一般!”
老周笑呵呵地叫店家打些淡酒来,如今阮地不缺粮了,酒自然也便宜了不少,不过他们都是穷苦人出身,舍不得买贵价的蒸馏酒,都是买些淡酒,他还叮嘱道:“淡酒里打个蛋花!”
店家应了一声,老周才乐呵呵地说:“也是托了老街坊的福,以前我家闺女读书,到家我和她娘都不在,多亏了街坊们帮忙看着。”
“老周啊,你也是熬出来啦!听说在机械厂,一个月能挣这个数。”有人用手指比了比。
老周乐道:“哪有这么多?真有这么多,我还上什么工?只等我姑娘养我就是了!”
“你们说说,都是一条街长大的,爹妈也都没什么钱,怎么我儿子就是不开窍?读了这么多年书,也只能进厂了!”
“那你是不知道,老周的姑娘从小就聪明,咱们算数要列式子,她脑瓜子一转就晓得是多少了。”
“老周啊,我们里头,就你命最好!我一早就说,你看着就是一脸福相!”
老周被吹捧得厉害,有些飘飘然,他在女儿的聪明劲展露出来之前,一直没什么可为人称道的东西,他是个公认的老实人,每日除了上工就是回家,也绝不乱花钱,挣得钱全给自家婆娘管着,也从不给上司送礼,别人叫他去帮忙,他也不会拒绝。
自从女儿考上了中学,在工科展露头角之后,老周立刻飞升,成了厂子里为人父母的楷模。
人人都觉得,老周看着不聪明,但能有个聪明的女儿,显然是因为老周老实——老实头养得孩子就是会比当爹的精明。
在无数的马屁声中,老周清了清嗓子。
众人连忙安静下来,等着老周说话。
“我闺女说,以后烧柴油了,火车就不会冒这么大的烟,也不用人一直添煤。”老周老神在在,“路上也能有烧油的车——就和牛车差不多大,可能还要小点。”
“嚯!真的?!”
“那谁买得起?!肯定没咱们的份!”
老周:“我也问我闺女,我问她,真要如此,那些能上路的车子,岂不是没你叔叔伯伯的份?”
“是了是了,还是老周你惦记咱们。”
“那咱闺女怎么说的?”
老周面色红润:“她说啊,前头几年应该贵,就是她都买不起,只有官府花钱买来配给当官的……”
“都是当官的占便宜!”
“就是!”
老周忙说:“可不能这么说!我闺女说了,那车子是官府的,只当官的平日能坐一坐。”
“切,话是这么说的,到底是不是就说不准了。”
“等柴油多了,能造车子的厂子多了,自然就便宜了。”老周,“可这难的不是车,车是有苗头了,而是路!牛车能走的路,烧油的车子可走不了,只能走水泥路、沥青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