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弟于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清河驿的秋天-1978(13):差距,又是一年三月三,一弟于一,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中午的时候,天猛然放晴了,就好像突然揭开床单看见男女激情的躯体一样,晴得干净透明,树上还滴着雨点,太阳早已透过枝叶间的缝隙照射在水汪汪的桥面上,河里的流水也早已分不出声音,呜呜而畅快地奔腾着,人们端着碗围拢在桥头,开始了饭场模式。
老黄是四队的饲养员,一个孤老头子竟然掫了一大洋瓷碗饺子,坐在桥西头的桥墩上一口一只饺子地吃着,看上去是那样的香甜。他家就住在桥东头向南第三家,说是个家,其实就是两间土坯房子,出门就是五百亩大湖,连个院子也没有,而且已经好久没人住了。他一个人就住在武松江家隔墙的四队饲养室里,自己做饭吃。
二平他哥大平掫着个大瓦盆从西边过来了,他家在桥西路南第二家,靠着公路的,靠河这边是宋天成老师家,大平是结婚后分出去的。看见黄苟信端着一大碗饺子,说道:“苟信叔,今天太阳从西边出来了,也舍得包顿饺子吃?说着,把自己碗里的一块蒸鱼块夹出来,放到黄苟信碗里,带着骄傲地说:“苟信叔,尝尝鲜,二平他几个上午没事给网的。”
黄苟信笑了笑,说道:“这,都快吃不完了,饺子是喜莲包的,怪香哩。”说话的时候,武老太也走了出来,喜莲一手扶着她,一手给她搬着凳子,三婶拉着妞妞,端着大半碗饺子,数落着妞妞。大平笑道:“小妹妹,来吃大哥的鱼块。”说着又去夹鱼块要往武苗苗碗里放,三婶连忙把碗往回缩,说道:“她啊,早吃饱了,想着刁点子闹人哩。”苗苗早挣脱了三婶的手,说道:“我要吃妈妈做的鱼,她做的香,放的有油,你那没油,不好吃,我才不吃呢。”说完,一溜小跑地往经销店里跑去,武老太似乎听到了妞妞奔跑的声音,急得双手颤抖着,说道:“老三家里,还不赶快,别摔着妞妞了。”
武三婶干脆把那半碗饺子一下子倒在了大平碗里,说:“平,干净的,连动都没动呢,这孩子。”说完,追了过去,大平笑了笑,说道:“看俺这妹妹,多有福,我这个当哥的,沾光,吃上饺子了。”说完,蹲在黄苟信身旁,有滋有味地吃了起来。武老太指了指,喜莲已经把板凳放到了桥头,能看出来,武老太今天很高兴,嘴里还吧哒着,说:“二孩家里,去给您苟信哥再盛碗面汤去。”
后院客房门前,车队的人就蹲在黄河边,看着已经没过黄沙的黄河水,清澈地奔流着,椅子上放了一大盆炸鱼块,还有一大盆鱼头汤,莲子还不停地往外捞着饺子,大伙笑着说:“莲子,不要本了,这饭也不论碗买了。”莲子笑着回答说:“你们队长大方,随便吃,撑住了我可不负责。”正说话时,苗苗跑了过来,拿起一块炸鱼块就吃,莲子赶紧放下手中的笤篱,夺下苗苗手中的鱼块,说道:“去叫奶奶给你剥剥,有刺的。”
三婶已经一脚门里一脚门外地赶了过来,笑着说:“我还真赶不上她了,来,乖,奶奶给你剥。”经销店里,二平端着一大碗鱼汤,煞有介事地看了一会,趁翠莲不注意,飞快地拿起醋提子,提出半提子醋来,一下子倒在自己碗里,翠莲刚好扭过头来,说道:“二平,你个货蛋子,当小偷啊。”二平嬉皮笑脸地说:“老噘,我这是看得起你,晚上还得给你打气呢,信、信、信。”二平嘴里不干不净地说着。翠莲掂了根条帚赶出来时,二平早已跑到桥东头了,看了看宋子润的红薯碗,一下子把一大碗鱼汤带着鱼块倒给宋子润,嘴里说道:“我可没见你的醋,子润叔吃了你的醋,你找他要账去。”
东桥头,松峰掫了碗汤面条,手里夹了块玉米面饼子,有滋有味地吃着,看见了香莲、富平两口子端了碗鱼汤泡馍出来,随口问道:“你大呢,家里来客了?”富平还没说话,香莲早接过他叔的话头,说:“一会就出来了。”
翠莲嘟嚷了两句,回去了,看见武松江,脸一寒,说道:“都是你惯的。”武松江没有说话,莲子已经给他端出来一碗饺子汤,收拾了碗筷,翠莲又翻了一下眼,说道:“都吃得怪提劲,我看今儿这账咋算,东扯葫芦西拉瓢的,也没个准头。”
宋子润看了看那碗鱼汤,不好意思地刚要喝,只见两个孩子过来了,连忙把鱼块夹给了孩子,自己小心地吸溜着剩下的鱼汤,就在这时,他哥、三队的队长宋子泽走了过来,端着一碗鸡蛋捞面条,看了看宋子润的两个孩子,厌烦地说:“回家去,也不知道丢人几个钱一斤,在这儿丢人现眼的。”宋子润端起剩下的那点鱼汤,站了起来,带着孩子走了,五队的几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也端起红薯汤碗,回家去了。
轰噜噜,一声闷雷响起,天又立马变脸了,这秋天的雨,真是说来就来、说去就去,人们急忙各自回家去了。武松江连忙出来,搀扶着武老太往家走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