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弟于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清河驿的秋天-1978(21):宋天成老婆死了,又是一年三月三,一弟于一,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雨过天晴,中午竟还有几分燥热的味道,湿湿的、黏黏的。尤其是杀了一上午高粱,叶子、秆子刮拉得人们手上,有一种麻麻的痛痒。人们早没了昨天吃饭的激情,好几家又都恢复到红薯片子汤啃凉馍,谁也不想翻腾着吃了,将就一顿晚上再说。二平的蒜瓣成了好菜,几个妇女上来一人一骨朵早分完了,二平偷偷地跑进经销店,趁着翠莲不注意,在馍上抹了点酱大模大样、津津有味地吃着,惹来几个妇女一阵笑声。能明显地感觉到,今天在桥上吃饭的人少了不少,左看右看的查着,少了五队的那哥几个,富平嘴里嘟噜了一句,贼不打自招,好像是说给别人听的,又好像在自言自语。
就在这时,宋文彬走上桥来,掏出一盒烟,给众人散着,后边跟着他两个兄弟,文远、文志。宋文彬是清河县一高的老师,平常极少回家的,有几个人知道他和老婆瑞莲的关系不太好,两个人也没有孩子,不过也没见闹过,明面上还过得去。大伙稀奇,今天又不是节假日,他怎么会来?又给大伙让烟,确实有些反常。
武松江站起身来,问道:“文彬,你这是?”半截话还没有说完,宋文彬略带悲伤而又平静地说:“俺娘被接走了,这不刚回来,还得给武队长和大伙添麻烦不是。”大伙一愣,李老师没了,这哥仨连哭一声都没有,更别说披麻戴孝了,难道信他们那个什么主真的不让哭吗?
宋天成一家信奉基督教并不是什么秘密,他解放前就是西华县城教会的牧师。因抗日和解放战争中同情革命、数次把教堂改作战地医院,还掩护、保护过武俊义脱险,土改中把他安排到了清河驿村,后来又给他安排了工作,到清河县一高教外文。这老头,懂得好几个国家的语言,在整个开封地区,那也是数一数二的人才,只可惜教了半辈子学,退休了,又回到了清河驿。
大伙连忙放下手中的碗筷,很快便到了宋天成家,宋天成的老婆也是个老师,大伙只知她姓李,都叫她李老师,为人温和而低调,这几年身体不好,极少出门的。但从她家门前经过时,常常能听到她在唱歌,那歌声优美温柔,如同她的人一样。此时,李老师就静静地躺在堂屋里放着的一张床上,宋老师给她盖了一床纯白的床单,李老师面色红润,如同睡着了一般,不像其他人家盖上一块黄裱纸,看上去吓人。
宋天成连忙把大伙让到院子里坐下,文彬弟兄几个又让了一圈烟,宋天成也略略地给武松江讲了讲老伴去世的经过,还说人病了,主把她接走了,也好。请武松江他们照护着把事给办了,自己和孩子们都感恩不尽,是清河驿武家收留了他们宋家一家人,说着,老人竟落下泪来。
大伙正说话的时候,喜莲搀扶着武老太过来了,老太太的瞎眼里流着泪,看上去比宋家人还伤心,武松江看了一眼喜莲,似有责怪之意,喜莲连忙解释说:“听说李老师走了,咱娘非哭着要来不行,我有啥办法?”
武老太一把抓住宋天成的手说:“他天成叔,圣莲走了,你也别太伤心了,事啊,交给二孩他们办,你放心,这清河驿武家就是你的家,咱这事该咋办就咋办,武家能埋他林之中,照样能埋她李圣莲,你就放心吧。”说完,扭过头来,叫过武松江,开口说道:“二孩啊,现在都是新社会了,这土地也搞土改多年,都成集体的了,可再怎么说,也得给你大娘找块像样的墓地,这是您娘给你说的。记住,他宋天成、李圣莲是对革命有功的,是对咱武家有恩的,于公于私,这事都得给我办好了。”
众人一愣,都邻居这么多年了,才知道李老师叫李圣莲,更领略了武老太的威风。大伙都听说过,这个瞎老婆当年也是跟着武熙福当过压寨大夫人的,还说她当年能耍双枪,黑白两道送给武熙福那个“武媳妇”的外号就是指着这老太太说的。出嫁前她也是官青河集上李家,一个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能识文断字,今天一听,果然名不虚传。
“还有,天成啊,这事得给他二舅说说,他李家照样欠你宋天成的人情,知道不?就说我武老婆子说的,这个李老二,我看他是参谋长当得鬼魂附体了!”武老太说的李老二,是东头清河驿李家的老二、本名李西应,行二,人称李二应,当年是骑兵团的参谋长。
武松江嘴里答应着,回头问道:“铳子,铳子哩,这二货关键时刻咋会掉链子啊?”
“在这儿呢。”林铳子和崔铁成急匆匆地从桥上跑了过来,公路上还搁住一大车刚刚从北地拉回来的高粱秆,原来他俩去加班了。其实,林铳子心头更加震惊的是,前天晚上王胜利当真不当假地说的话,竟然应验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