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不辜负组织的期望
狮城布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51章 不辜负组织的期望,1980重生:重工帝国的诞生,狮城布衣,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沈良跟着老刘走进了资料室,扑面而来的是一股发霉的纸张味道。
昏暗的灯光下,密密麻麻的档案柜排列整齐,仿佛守护着这个厂几十年的秘密。
“小沈啊,你要找什么资料?”老刘一边翻找着钥匙,一边问道。
“我想看看咱们厂这些年的生产数据,特别是钢材的成分和性能指标。”沈良一边回答,一边仔细打量着周围的环境。
老刨看了沈良一眼,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你懂这些?”
沈良笑了笑,没有直接回答:“老刘同志,您在厂里工作多少年了?”
“三十多年了。”老刘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自豪,“从学徒工干起,一步步熬到了工程师。”
“那您一定见证了咱们厂的许多变化吧?”沈良顺势问道。
老刘打开一个档案柜,开始翻找资料:“可不是嘛。刚来的时候,厂里连像样的设备都没几台。现在虽然比不上那些大厂,但也算有模有样了。”
沈良接过老刘递来的一叠资料,随手翻了翻:“老刘同志,您觉得咱们厂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老刘沉默了一会,叹了口气:“设备落后,技术跟不上。每次听说国外有什么新技术,咱们都只能干瞪眼。”
“所以啊,”沈良的眼中闪过一丝锐利,“我们必须自己动手。连铸技术只是个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等着我们。”
老刘看着沈良认真的表情,心中突然涌起一股莫名的热血:“小沈,你说得对。咱们不能总是等着别人施舍。”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张厂长气喘吁吁地冲进资料室:“老刘,小沈,出大事了!”
沈良和老刘同时抬头:“怎么了?”
“上级来人了,”张厂长擦了擦额头的汗,“说是要全面检查我们的生产情况。听说如果达不到标准,就要把咱们厂并到大厂里去!”
老刘脸色瞬间变得苍白:“这…这可怎么办?咱们厂的效率和质量,跟大厂比起来…”
沈良却出奇地冷静:“张厂长,检查什么时候开始?”
“明天一早。”张厂长无力地靠在门框上。
“那正好,”沈良的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给我一晚上时间,我有个主意。”
老刘和张厂长面面相觑:“什么主意?”
沈良神秘一笑:“咱们不是有个废弃的小高炉吗?今晚,我们就用它来个突袭。”
“你疯了吗?”老刘惊呼,“那个高炉都闲置多少年了,能用吗?”
沈良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他拍了拍老刘的肩膀,笑道:“老刘同志,别担心。那座高炉虽然闲置多年,但它的潜力远远没有被挖掘出来。今晚,我们就要让它重新焕发生机。”
张厂长皱着眉头,犹豫道:“小沈,你确定能行吗?那可是废弃多年的设备啊。”
“张厂长,您相信我吗?”沈良直视着张厂长的眼睛,语气坚定,“我们没有别的选择了。要么放手一搏,要么等着被并购。”
张厂长沉默片刻,突然一拍大腿:“干了!小沈,你有什么计划?”
沈良露出了神秘的微笑:“首先,我们需要召集厂里最可靠的技术骨干。老刘,麻烦您去通知一下。其次,张厂长,我需要您签字,调配一些特殊的原材料。”
“什么原材料?”张厂长问道。
“稀土元素。”沈良说,“我知道厂里有一批存货,一直没舍得用。今晚,我们就要派上用场了。”
老刘惊讶地看着沈良:“小沈,你懂得利用稀土元素?”
沈良微微一笑:“懂一点。相信我,这将是我们的制胜法宝。”
半小时后,十几名技术骨干集中在了废弃高炉旁。
沈良站在一块黑板前,快速画出了一系列复杂的图纸和公式。
“各位同志们,”沈良的声音充满了激情,“今晚,我们要做一件前所未有的事情。我们要用这座废弃的高炉,炼出超越国内先进水平的特种钢。”
技术人员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有人质疑道:“小沈,你这也太异想天开了吧?”
沈良没有动怒,而是耐心解释道:“我知道大家有疑虑。但请想想,我们的祖辈是怎么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新中国的工业体系的?靠的就是敢想敢干的精神!今晚,我们要重现那种精神!”
他指着黑板上的图纸,继续说道:“我设计了一种新的配方和工艺,可以大幅提高钢材的强度和韧性。关键在于稀土元素的添加比例和时机。”
随着沈良的讲解,技术人员们的眼睛逐渐亮了起来。
他们开始意识到,这个年轻人的想法可能真的能够改变现状。
“好了,时间紧迫,我们分头行动。”沈良拍了拍手,“老刘,您负责原材料的准备。张师傅,您带人检修高炉。李工,您组织人手准备模具…”
很快,废弃高炉周围忙碌起来。人们搬运材料、检修设备、调试仪器,整个工厂仿佛一下子活了过来。
凌晨三点,高炉终于点火成功。
炽热的火焰在高炉中熊熊燃烧,照亮了夜空,也点亮了在场每个人的眼睛。沈良站在高炉前,汗水浸透了他的工作服,但他的眼神依然坚定如铁。
“开始加料!”沈良大声喊道,声音里充满了激情和期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