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懂云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章 工地厨师赵磊:锅铲与手术刀的跨界,时空守护者及永生人,一叶懂云天,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壹·2035年,油烟里的解剖图】
龙华市第三建筑工地上的铁皮食堂在盛夏午后像个巨大的蒸笼,2035年7月的阳光透过油腻的玻璃窗,把赵磊挥铲的身影投在沾满油垢的墙壁上。他面前是一口直径一米的大铁锅,锅里翻滚着青椒炒肉片,油烟混合着汗水顺着他的下巴滴落,在沾满酱油渍的围裙上洇出深色斑点。
“赵师傅,再来两盘炒土豆丝!”外面传来工人的吆喝声,带着混凝土粉尘的粗糙嗓音穿透油锅的轰鸣。赵磊抓起一把土豆丝扔进滚烫的油锅里,手腕翻转间,铁锅与灶台碰撞出刺耳的声响。他的右手虎口处有一块硬币大小的烫伤疤,那是上个月炸油条时留下的,此刻在高温下泛着红肿。
食堂里摆着十几张铁皮桌子,工人们端着不锈钢餐盘狼吞虎咽,汗水滴进饭碗里也顾不上擦。赵磊看着他们扒拉饭菜的样子,突然想起高中生物课本里的消化系统图解——那些被匆忙咽下的食物,在胃酸里会经历怎样的旅程?这个念头刚闪过,就被新一锅油烟呛得咳嗽起来。
他今年三十三岁,在这个工地食堂干了十二年。从职业中专的厨师班毕业后,他就跟着老乡来到龙华市,从切菜小工做到掌勺师傅。每天凌晨四点起床发面,晚上九点收工刷锅,手上的老茧叠着油垢,指甲缝里永远嵌着洗不掉的菜渣。最难受的是夏天,铁皮屋顶被晒得滚烫,厨房里的温度超过四十度,油烟熏得他眼睛常年充血,咽炎反复发作。
“赵师傅,今天的肉少了点啊!”一个皮肤黝黑的工人端着空盘过来。
赵磊擦了擦额头的汗:“老李,最近肉价涨了,老板说要控制成本……”
他想起昨晚妻子在电话里的声音:“磊子,妈明天要去医院复查,你能不能先寄点钱回来?还有,我生日快到了,想……”他当时正忙着颠勺,匆匆打断:“知道了知道了,我这边忙完就寄。”挂了电话,他看着口袋里刚结的三千块工资,想起商场里那支妻子念叨了很久的口红,要三百八,相当于他炒一百多盘青椒肉丝的利润。
高中时的赵磊不是这样的。他是班里的生物课代表,化学实验总能拿满分,显微镜下的洋葱表皮细胞让他着迷,人体解剖图被他临摹得栩栩如生。生物老师拍着他的肩膀说:“赵磊,你这观察力,不当医生可惜了!”但他看着学医需要五年本科、三年硕士的时间表,又盘算着家里供不起太长时间的书,觉得“学厨师赚钱快”更现实。
“如果当年能咬咬牙学医……”他用锅铲拨弄着锅里的肉片,油花溅起,烫在手腕上,像当年放弃学医时那点模糊的刺痛。灶台边的调料架上,压着一张泛黄的纸,那是他偶然在旧书摊买到的人体骨骼图,边角被油烟熏得发脆,却总在翻炒时映入眼帘,提醒他曾经的梦想。
收工后,他蹲在食堂后面的水龙头前洗碗,看着油污顺着水流进下水道,突然想起课本里说的“人体代谢废物排出”。他自嘲地笑了笑,甩了甩手上的水,走进闷热的宿舍。床上放着女儿的照片,小女孩抱着奥特曼玩具笑得灿烂,他摸了摸照片,心里默念:“再攒两年钱,就送她去学画画。”却不知道,此刻在十五年前的某个清晨,另一个赵磊正站在高中生物实验室的窗前,手里攥着一封来自未来的信,信纸上的油垢味和消毒水味奇怪地混合在一起。
【贰·2020年,显微镜下的觉醒】
2020年9月1日,高一(一)班的生物课上,赵磊正用铅笔头戳着显微镜的载物台。老师在讲台上讲解细胞结构,他却盯着窗外的篮球场,想着放学后去看高年级的篮球赛。直到同桌捅了捅他:“赵磊,你抽屉里掉出来个信封,好像是你的。”
信封是牛皮纸材质,带着一股奇怪的混合气味——既有油烟味,又有淡淡的消毒水味。收信人栏写着“高一(一)班 赵磊 收”,字迹潦草,像是在热锅前匆忙写下的。他趁老师转身在黑板上画图时,偷偷拆开信封,一张照片先掉了出来:照片里的男人穿着油腻的厨师服,站在一口大铁锅前,手腕上有明显的烫伤疤,背景是铁皮食堂和正在吃饭的工人,墙上隐约能看到半张人体骨骼图。
赵磊的心脏猛地一缩,照片里的男人……怎么那么像他?只是更沧桑,眼神里充满了疲惫。他颤抖着拿起信纸,上面的字迹和信封一致,墨迹里仿佛掺着油烟:
“赵磊,当你看到这张照片和这封信时,我刚给工人们炒完今天的第108盘菜,手腕上的烫伤被热油烫得又红又肿。现在是2035年7月19日中午十二点,食堂里温度42度,油烟呛得我直咳嗽,而我刚拒绝了你妈想买一支口红的请求,因为那相当于我炒120盘土豆丝的钱。”
“你现在是不是觉得学厨师比学医现实多了?是不是觉得五年本科太长,不如赶紧挣钱来得实在?我告诉你,十五年后的我,每天闻着油烟味,手上的老茧比锅巴还硬,却连给你妈买支像样的口红都要算很久。你还记得第一次在显微镜下看到洋葱表皮细胞时,眼睛里的光吗?那不是炒土豆丝能给你的兴奋感。”
“生物老师说你适合当医生,这话没错。我现在炒菜的手很稳,能同时颠两个锅,但我更希望这双手能握住手术刀,而不是锅铲。上个月,你爸在工地摔断了腿,我送他去医院,看着医生熟练地处理伤口,突然想起你高中时画的人体解剖图——如果我是医生,是不是就能更懂他的疼?”
“你抽屉里是不是藏着一本《厨师入门》?把它扔了吧!看看你桌上的生物课本,细胞分化那一节,你是不是又跳过了?我告诉你,赵磊,那些细胞组成的组织器官,比任何一道菜都更精妙,更值得你去研究。”
“现在是2020年9月1日,离高考还有三年。去找生物老师,申请加入生物兴趣小组;周末别去看篮球赛了,去市图书馆的医学专柜。你不是笨,是把聪明用错了地方!学医确实苦,确实花钱,但十年后的你会明白,有些‘慢’,才是真正的‘快’。”
“我知道这封信很荒谬,就像我现在手腕上的烫伤一样真实。求你了,别让十五年后的你,也像我一样,在油烟里看着墙上的人体骨骼图,后悔当年没握住那支解剖针,而是拿起了锅铲。”
信的最后,用红油笔重重写着:“锅铲能喂饱肚子,手术刀能拯救生命——你选哪一个?”
生物老师的声音突然响起:“赵磊,你来回答一下,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