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怡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2章 军备,我为华夏打江山,安宁怡秋,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巴州,锦城,夏府议事厅。

夏末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巨大的沙盘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夏淮安站在沙盘前,指尖轻轻划过巴州与楚州交界处的山脉河流,那里插满了红蓝两色的小旗——红色代表华夏军,蓝色代表朝廷可能的防线。

周主簿抱着一摞厚厚的账册匆匆走进议事厅,额头上的汗珠在阳光下闪闪发亮。他身后跟着军械司杨铁山、医护队沈纨音、华夏军总指挥查中萍、后勤部查中河等人,人人手中都捧着文书,神情肃穆。

“东家,军备情况已全部统计完毕。”周主簿将账册“咚”地放在红木案几上,溅起一小片尘埃。他翻开最上面那本牛皮封面的册子,声音沉稳如铁:“按您的吩咐,所有军备物资均已按战时标准储备,随时可调拨使用。”

夏淮安点点头,目光扫过众人:“开始吧。”

“首先汇报步枪与子弹的军备情况。”周主簿翻开第一页,指尖在纸面上摩挲:“‘夏式步枪’目前日产20支,累计库存1200支。”他指向一旁的杨铁山,“杨司长,您补充细节。”

杨铁山上前一步,铠甲发出轻微的金属碰撞声:“东家,新一批步枪改进了三点:一是枪管采用无缝锻造工艺,经李劲松精密调整,产品良率提升两成;二是击发机构加装防潮铜片,哑火率降至百分之一以下;三是枪托榫卯结构加固,后坐力分散更均匀。”他顿了顿,“实测有效射程已增至450步(约300米)。”

“子弹呢?”夏淮安追问。

“黄铜弹壳日产1000发,库存8万发。”杨铁山从怀中取出一枚子弹,黄铜弹壳在阳光下泛着冷光,“足够支撑一场大规模战役。”

夏淮安手指轻叩桌面:“子弹产量还能提升吗?”

杨铁山沉吟道:“黄铜产量有限,需要回收弹壳。如果黄铜足够,可以扩大子弹工坊,日产一万发也不是问题。”

“好!做好扩张子弹工坊的准备!”夏淮安说道,“8万发暂时够用,黄铜的事,一方面让勘探队寻找锌铜矿,另一方面向西域胡商购买铜矿石。战时,咱们要保证拥有日产一万发子弹的能力!”

“另外,”他向查中萍说道:“记得告诉步枪营的弟兄们,黄铜弹壳可以回收利用,不要丢弃浪费。”

“东家放心!”查中萍说道:“属下早已交代清楚。黄铜弹壳必须回收,一来节约资源,二来也不能落入敌人手中,让敌人仿制!”

夏淮安点点头。

周主簿继续汇报:“步枪营专用轻钢胸甲,库存1500副,每副重12斤,可防30步内箭矢直射。钢盔库存16万顶,均超额完成目标。”

他顿了顿,补充道:“此外,全军标配轻钢甲已生产13万副,距离15万副的目标还差2万副,预计秋收前可完成。”

夏淮安微微颔首:“盔甲质量如何?”

后勤司主事赵金出列:“东家,咱们用新式淬火工艺处理钢片,甲胄韧性提升三成。昨日测试,三十步外连射十箭,仅有一箭穿透,且入肉不足半寸。”

周主簿翻到粮草册页:“压缩饼干库存300万块,可供10万大军食用三个月。另储备熏肉干50万斤、干菜20万斤,盐、糖等调味料充足。”

他指向地图上的几处粮仓:“早稻一共收了两千八百万石,留了两千万石分给巴州百姓。锦城、巴东、剑门三地粮仓共存早稻米800万石,土豆1000万石,红薯600万石。足够支撑百万大军征战全年并救助沿途百姓。若加上锦城平原千万亩良田的秋收新粮,足以养活十八州百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出租屋的直播歌神

sgnbndl

首富老祖宗她四岁半

桃叽咕

我这钓鱼竿永不空军,你送给真空军了?

正义反派

重生后:带着小青梅赶山在兴安岭

龙都老乡亲

离婚后金手指系统助我修仙暴富了

沐棠春

综武:锦衣卫,摸尸就能变强

月球上的灌篮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