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怡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50章 三封檄文,我为华夏打江山,安宁怡秋,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王清芷写完这封檄文后,叹道:“东家这封檄文,比得上一万大军!”
檄文不仅将自己造反的原因推在太后身上,将华夏军描绘为抗敌有功却被妖后猜忌不得不反。
更妙的是,檄文将太后与皇帝割裂开来,写明华夏军要讨伐的不是皇帝,而是太后。
这样一来,即便是一些深受“皇权至上”思想禁锢的愚民,也能勉强接受华夏军的造反理由——毕竟华夏军反的是妖后,不是皇帝;而且妖后还要废长立幼,有违礼制;甚至于太后偏宠的秦王是不是先帝血脉还有存疑。
可想而知,这封檄文流传出去后,华夏军造反面临的民意阻拦、舆论压力,都会大大减少。
夏淮安笑道:“舆论战的威力,何止一万大军!舆论战的最高境界,甚至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配合经济战、文化战,有可能让一个军队强大的武装大国,不战而败,自我崩溃!”
“这怎么可能?”王清芷摇摇头,不太相信。
夏淮安也没有细说,毕竟白鹰国玩的颜色革命是一套组合拳,是舆论战中比较高阶的形式,他现在还无法复制。
但只要随便借鉴其中几招,就足以制造一场足以影响皇权根基的舆论风暴。
“传令下去,用以下形式将檄文迅速扩散:
第一,命人伪装成驿卒,将檄文复制多份,混入朝廷公文,利用官府驿站快马,三日内将檄文传遍十八州郡县衙门。
第二,暗中资助各郡城的茶馆说书人,将檄文编成《妖后十罪》《秦王劫粮记》等段子,添油加醋,让百姓听得津津有味、咬牙切齿。
第三,大量印刷宣传,并散播相应的童谣与木版画,让街头孩童传唱‘吕家女,樊家郎,偷了玉玺坐龙床’等歌谣,将妖后与樊相衣衫不整共枕、秦王头生犄角啃噬粮袋等画纸随着檄文一并传播。”
查中高傻眼了,原来舆论战不仅仅是写一篇檄文,还有很多后续招数配合。
“另外,这只是第一篇檄文。还有两篇檄文,稍后也传播出去,三篇檄文全部发出后,咱们才算是在舆论场上大获全胜!”
王清芷好奇的问道:“后面两篇檄文是什么内容?”
夏淮安略一沉吟,说道:“也好,现在就准备好。我念,你写!”
王清芷连连点头,准备好笔墨。
夏淮安道:“第二篇,名为《讨樊贼与秦王檄》。”
“华夏军统帅、巴州节度使夏淮安,再告天下万民书:
“民以食为天,国以民为本!”
今有大乾丞相樊文焕,结党营私,祸国殃民!其与秦王狼狈为奸,霸占巴州百姓进贡之粮六百万石、盐一百万斤,致使天下饥民易子而食,百姓无盐而病毙!
其罪有三,罄竹难书!
其一,劫掠贡粮,饿殍遍野!
巴州去年丰收,百姓勤恳纳粮,本为各州赈灾之用。然樊贼与秦王狼狈为奸,以“焚粮”之名,暗中私吞巴州六百万石粮食,尽数囤积于私仓!去岁燕州大旱,饿殍千里,朝廷开仓放粮,竟仅拨十万石陈年霉米,余者皆被樊贼高价售卖!
“一斗米,十两银!”——此乃樊贼之价!饥民卖儿鬻女,亦难换半升活命之粮!
其二,垄断盐铁,荼毒苍生!
盐乃百姓性命之物,樊贼却与秦王勾结,将巴州百万斤官盐尽数私吞!各州盐铺无盐可售,百姓被迫高价购“私盐”,实则樊贼之赃!
“无盐则肿,无粮则亡!”——去岁锦城郊外,一户七口因无盐而全身浮肿,最终活活胀死!樊贼府上,却以盐铺地防潮,奢靡无度!
其三,欺君罔上,祸乱朝纲!
秦王谎称“巴州粮盐已毁”,实则中饱私囊!天子蒙蔽,百姓遭殃!更可恨者,樊贼与秦王实为父子,秽乱宫闱,混淆天家血脉!此等奸贼父子,勾结妖后,竟架空天子,执掌朝政十余载,岂非天理难容?
“巴州之粮,养天下民;樊贼之仓,肥一家身!”
夏淮安今率华夏军,誓为天下讨回公道!
凡我大乾军民,须知——
樊贼之粮,取自百姓之血汗!
秦王之盐,夺自苍生之性命!
朝廷之腐,始于奸佞之窃国!
今日之檄,只为三事——
一曰:诛樊贼,追赃粮!
二曰:斩秦王,还民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