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崖洞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92章 钢产量增,应用更广,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洪崖洞主,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青石县,张家村,后山。

这里,已经被张大山列为了村里的最高禁区。

一道高高的土石围墙,将整个山坳圈了起来,几十名由退伍老兵组成的护院家丁,手持棍棒,日夜在此巡逻,禁止任何外人靠近。

山坳的中央,一座用耐火砖和黄泥混合砌成的、半人多高的土高炉,正呼呼地冒着热气。

这座高炉,外形古怪,是张大山凭借着后世的记忆,亲手画出图纸,再由张铁牛和张柱子两兄弟,带着村里最得力的工匠,耗费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才建造起来的。

它的核心,与这个时代所有的炼铁地炉都不同。

它不再是单纯地依靠木炭的堆叠燃烧,而是在炉身侧面,加装了两台巨大的、由水车驱动的“大风箱”。

巨大的水轮,在山涧溪流的推动下,日夜不息地转动,通过一套复杂的杠杆和连杆,将强劲而持续的气流,源源不断地鼓入炉膛之中!

这种强制鼓风的方式,使得炉内的温度,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足以让铁矿石中大部分杂质都熔解、分离的恐怖高度。

“爹,火候……是不是差不多了?”

高炉前,张铁牛赤着壮硕的上身,麦色的皮肤被熊熊的炉火映照得一片通红。

他的一双眼睛,死死地盯着炉口那不断变幻的火焰颜色,声音因为紧张和激动,而带着一丝轻微的颤抖。

这已经是他们父子俩,进行的第九次试验了。

前八次,都因为各种原因,或是温度不够,或是除硫不净,最终以失败告终,炼出了一堆毫无用处的废铁渣。

每一次失败,都意味着海量木炭、铁矿石和人力的损耗。

整个张家,几乎是勒紧了裤腰带,在支持着他们这项充满了不确定性的“烧钱”事业。

张大山站在一旁,他的神情,比儿子还要紧张。

他的双眼,同样一眨不眨地盯着那团火焰。

他知道,根据后世的知识,当炉火从明黄色,开始转为一种刺眼的、带着些许青白色的光芒时,那就意味着,钢铁中的“碳”含量,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

“再等等!”张大山的声音有些沙哑,“别急!还差一点!就是那……那一点点的青色!”

时间,在这一刻,仿佛变得无比漫长。

在场的所有工匠,都屏住了呼吸。

终于!

炉口处的火焰,猛地一窜!一抹淡淡的、如同雨后初晴的天空般的青色,在火焰的顶端,一闪而过!

“就是现在!”张大山猛地一声大喝,“开炉!”

早已准备就绪的张铁牛,怒吼一声,用尽全身力气,拉开了炉底那沉重的、由精铁打造的闸门!

“轰——”

一股前所未有的、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耀眼、都要炙热的金黄色铁水,如同一条苏醒的火龙,顺着预设好的引流槽,奔涌而出!

那股灼热的气浪,让站在数丈开外的人,都感觉自己的眉毛和头发,开始卷曲。

所有人都被这壮观的景象,震撼得说不出话来。

他们知道,这一次……成了!

铁水,被注入了一个个由湿沙压制成的模具之中,冷却成型,变成了一块块沉重的铁锭。

这些铁锭,与以往炼出的、充满了气孔和杂质的生铁,完全不同。

它们的质地,更加致密,颜色,也更加纯粹。

铁牛没有休息,他立刻让人,将一块刚刚冷却不久,还带着惊人温度的铁锭,搬到了锻造台上。

他拎起自己最称手的那柄八十斤大锤,开始了锻造。

“铛!铛!铛!!”

沉重而富有节奏的锤击声,再次在山坳中响起。

但这一次,铁牛的感觉,完全不同了!

他惊喜地发现,手中的这块“铁”,其延展性和可塑性,远超他以往锻造过的任何一种材料!

在他的千锤百炼之下,铁锭中的最后一丝杂质,被不断地排出,整块材料,变得越来越坚韧,越来越纯粹!

经过整整一天的反复锻打和淬火。

第一柄由新式高炉炼出的钢材,所打造的样品——一柄看似平平无奇的砍柴刀,终于,诞生了。

张大山从铁牛手中,接过了这柄还带着余温的砍柴刀。

他的手,在微微颤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快穿:步步为营!

露露蒙

唯凝是从

XUUY

绝色道侣太难杀

繁花一叶

乱世荒年:开局发媳妇,打猎喂饱小娇妻

烟云客横渡积水潭

温州往事:蓝道再起风云

笋儿

说好高冷呢?学姐她超粘人

一隅凡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