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墨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76章 弟弟意外,野麦疯长,徽墨白,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余工,你跟车去,照顾建国同志。”陈向明对余小麦说,随即又看向余老栓,“余老伯,您也上车吧,有个照应。老王,路上稳点,直接开县医院急诊。”
“哎,好嘞!”老王应道。
“谢谢…谢谢陈工!”余小麦看着陈向明利落的安排,心头那股酸涩的感激又涌了上来,眼眶发热,声音有些哽咽。
“应该的。”陈向明简短地说,目光扫过建国的伤脚,又补充了一句,“藤田这边,我会让技术员盯着点,关键期不能耽误。先顾人。”
皮卡很快发动,卷起一点尘土,驶离了田埂,开上通往县城的村道。余小麦坐在后座,扶着弟弟,望着窗外熟悉的村庄快速后退,心绪纷乱。陈向明那沉稳的声音,那高效而直接的安排方式,那句对建国藤田的关切,又一次让她感到一种可怕的熟悉。远山当年也是这样,在她六神无主时,总能一针见血地指出最关键的解决路径,用最沉稳的态度安排好一切;他对待村民的种植问题,也总是这样认真负责,带着一种发自内心的关切。这种重叠,让她慌乱的心在找到依靠的同时,也感到更深的战栗。
到了县医院,拍片结果出来,建国果然是脚踝骨裂,不算特别严重,但需要打石膏固定,至少卧床一个月。余小麦跑前跑后办手续、缴费,又和父亲一起把哼哼唧唧的建国弄回家。余家村东头那栋略显陈旧的两层小楼里,顿时弥漫起一股药油味和愁云惨雾。更让余小麦焦虑的是,正值解毒藤生长的关键期,那十亩藤田的管理怎么办?父亲余老栓年纪大了,腿脚本就不太利索,自己都勉强,更别说下田精细管理那些娇贵的藤子了。
就在她看着父亲佝偻着背给建国端水送药,愁眉不展时,家里的老式院门被敲响了。
余小麦以为是邻居,走过去开门。门外的身影让她瞬间僵在原地。
夕阳的余晖勾勒出一个挺拔的轮廓,深灰的亚麻衬衫袖子随意地挽到手肘,露出手腕上那只半旧不新的钢表。陈向明站在门口,手里提着一个看起来沉甸甸的网兜,里面是几盒包装精致的营养品和几串新鲜饱满的香蕉。他脸上没什么特别的表情,依旧是那种平静的沉稳。
“陈…陈工?”余小麦惊讶得几乎说不出话,“您…您怎么来了?” 基地就在隔壁,他走过来也就几分钟。
“刚在附近几个种植户田里巡查完,顺路过来看看建国同志。”陈向明语气自然得像在基地交代工作,“他的藤田,基地这边也需要跟进一下后续管理方案。”他的目光越过余小麦,投向院子里面,也仿佛投向了隔壁那片属于建国的藤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