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仙岛有宇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02章 桃源初绽,暗流涌动,烽烟再起:公子无双,九仙岛有宇文,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巴黎丽兹酒店的喧嚣被直升机螺旋桨的轰鸣彻底撕裂。舷窗外,塞纳河蜿蜒如银带,最终被翻滚的云层吞没。叶无道靠在真皮座椅上,闭目养神,指尖无意识地在扶手上敲击着某种古老的、沉雄的节奏。机舱内一片肃静,只有晴歌指尖在虚拟键盘上跳跃的细微声响,如同玉珠落盘。屏幕上,全球舆情如同沸腾的海洋,“#文明归位”的绿色浪潮正以摧枯拉朽之势,淹没着西方媒体仓促构筑的红色堤坝。
“九成以上的非西方世界主流媒体已经跟进,‘掠夺史’话题引爆了非洲、中东、拉美的社交媒体。” 晴歌的声音清冷平静,汇报着白扇书生操控下的战果,“三小时内,超过十七个国家民间组织或官方机构,公开发声支持‘归位’倡议的核心理念。西方阵营内部,裂痕已现。”
叶无道缓缓睁开眼,眸底深邃如渊,映着舷窗外流云变幻的光影。“白扇的‘东风’,吹得正是时候。” 他嘴角勾起一丝极淡的、属于胜利者的弧度,随即隐去,语气转为沉凝,“真正的考验,在脚下那片土地。桃源……该亮了。”
---
江南水乡,烟雨空蒙。古老的青石板路浸润着水汽,白墙黛瓦的民居枕河而眠,乌篷船咿呀划过碧水。就在这片千年积淀的静谧深处,一座崭新的建筑群落拔地而起,却奇异地与周遭山水融为一体。飞檐斗拱汲取了古建神韵,大面积落地玻璃又透出现代气息,巨大的校门匾额上书四个苍劲大字——“桃源国际学校”。
开学典礼,万人空巷。
巨大的操场上铺着青翠的人工草皮,四周是精心布置的中式回廊。主席台背景是一幅巨型水墨山水,云蒸霞蔚,意境悠远。台下,数百名不同肤色、年龄各异的孩子穿着统一的校服——月白色立领盘扣上衣,靛青色长裤或过膝裙摆,衣襟袖口绣着简洁的云纹,既传统又充满朝气。他们的小脸上洋溢着好奇与兴奋,眼神清澈明亮。
叶无道、晴歌、雪痕立于台上。叶无道今日换了一身素雅的浅灰色中山装,少了几分巴黎时的冷锐逼人,多了几分儒雅平和。晴歌依旧是干练的米白色套装,雪痕则是一身水蓝色改良旗袍,清冷如月。他们的出现,引来一片热烈的掌声和无数手机镜头的追逐。
“桃源之名,取自先贤陶公笔下那方安宁乐土。” 叶无道的声音透过麦克风,平和而清晰地传遍全场,带着一种抚慰人心的力量,“今日之桃源,不为避世,而为传薪。传我五千年文明之火种,接续智慧,沟通世界,养浩然之气,育未来栋梁。”
没有冗长的说教,他侧身指向身后。“看,那才是桃源真正的样子。”
嗡——
晴歌指尖微动,主席台两侧巨大的全息投影瞬间亮起。左边,是孩子们在明亮宽敞的书法教室执笔挥毫,墨香仿佛能穿透屏幕;右边,是模拟自然环境的草药园圃,一群孩子正围着一个温婉的女子,聚精会神。镜头特写:林半夏蹲在一株叶片宽大的植物旁,指尖轻柔地拂过翠绿的叶子,声音温润如水:“这株,叫‘当归’。古人言,‘当归当归,游子当归’。它寄托着盼归的深情,也是一味能引血归经、调和气血的良药。”
“当归…” 台下有金发碧眼的孩子跟着小声重复,生涩的发音里带着好奇。
“对,当归!” 林半夏笑容温煦,如春风拂过,“就像我们漂泊在外的文物珍宝,它们也当归家了。记住这株草,记住这个名字,也记住这份‘归位’的心愿。”
画面切换,巨大的武术馆内,呼喝声整齐有力。一个身影格外引人注目——王小石穿着黑色练功服,身板壮实得像座小铁塔。他正一丝不苟地带领一群半大的孩子练习最基础的桩功马步。
“腰挺直!屁股往下坐!想象自己是一棵扎在石头缝里的小松树,风来了,晃一晃,根不能动!” 王小石的声音洪亮,带着点憨直的较真劲儿。他走到一个动作有些摇晃的小胖子身边,蒲扇般的大手轻轻按住孩子的腰背,帮他调整姿势,动作笨拙却透着十二分的耐心。“对,就这样!嘿,你小子,下盘挺稳嘛,像个小熊崽!” 他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憨厚又真诚,惹得那孩子也咯咯笑起来,紧张感一扫而空。
这温馨而充满活力的画面,通过直播镜头传向世界各地,与巴黎那场剑拔弩张的发布会形成鲜明对比。叶无道看着这一切,眼底深处流淌着不易察觉的暖意。桃源,这粒种子,终于破土而出,沐浴在阳光之下。
---
然而,光明的背后,阴影如影随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