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川流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6章 谋士陈宫,龙吟三国,小川流水,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东花厅内,茶香袅袅,气氛却凝重得如同铅块。精致的紫檀木茶几上,两盏上等的青瓷茶盏早已没了热气。严夫人端坐于客位,腰背挺直,双手交叠置于膝上,尽力维持着从容的姿态,但微微颤抖的指尖和略显苍白的脸色,还是泄露了她内心的焦灼。
吕绮玲被她紧紧搂在身侧,小丫头似乎被这压抑的气氛所慑,乖巧地依偎着母亲,只敢用乌溜溜的大眼睛怯生生地打量着厅内华贵却冰冷的陈设。每一次从演武场方向隐约传来的、非比寻常的劲气波动与低沉的闷响,都让严夫人的心猛地揪紧,搂着女儿的手臂也不自觉地收紧一分。高顺…如何了?那位大将军…又会如何对待他们这些“烫手山芋”?
脚步声终于由远及近。一名亲卫肃立于厅门口,躬身道:“夫人,陈先生,主公书房有请。” 声音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
严夫人深吸一口气,牵起绮玲的小手,起身。陈宫也立刻站起,蜡黄的脸上看不出太多表情,唯有那双眼睛,精光内蕴,如同即将踏上战场的谋士。他再次郑重地捧起那个包裹着方天画戟残骸的木匣。
穿过几重回廊,来到一处相对僻静的院落。书房门虚掩着,推门而入,一股淡淡的墨香与沉水香的气息混合传来。书房布置简洁而大气,巨大的紫檀木书案后,我正负手立于一幅巨大的冀州山川舆图前,背对着门口。书案一角,随意地摊开着几份墨迹未干的卷宗,隐约可见“安冀三略”、“山陉工事”、“冰窖选址”等字眼。
“严夫人,公台先生,请坐。”我并未转身,声音平静无波,听不出喜怒。
“谢大将军。”严夫人微微颔首,拉着绮玲在客位坐下,姿态依旧端庄,但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落在书案上那些摊开的卷宗上,心中暗惊。陈宫则依言坐下,将手中木匣小心翼翼地置于身旁的矮几上,目光却如同最精密的仪器,飞快地扫过书房内的陈设、书案上的卷宗,最终定格在那幅巨大的舆图上,眼中精光闪烁。
“大将军,”陈宫率先开口,声音带着刻意的沙哑与疲惫,打破了沉默,“亡命之人,蒙大将军收留,感激不尽。此乃温侯故物,亦是吾等投效之信物,请大将军过目。”他双手捧起木匣,恭敬地递向前。
我缓缓转过身。目光并未立刻落在那木匣之上,而是如同实质般扫过严夫人强自镇定的面容、吕绮玲懵懂中带着恐惧的眼神,最后停留在陈宫那张蜡黄却眼神锐利如刀的脸上,带着一种洞察人心、俯瞰全局的威仪。
“信物?”我嘴角勾起一丝难以捉摸的弧度,声音平淡,“温侯之戟,饮血无数,煞气冲霄,亦随其主折戟楚郡。此乃凶煞之器,亦是前朝之殇。公台以此物献我,是欲使我睹物思人,承其因果?还是…另有所指?” 我的目光锐利如电,直刺陈宫眼底深处,仿佛要将他心中所有的算计尽数洞穿。
陈宫身体微不可察地一震,捧着木匣的手紧了紧。他没想到对方如此直接,一针见血地点破了这“信物”背后可能蕴含的凶险与麻烦。他脸上挤出一丝苦笑,叹道:“大将军明鉴,宫岂敢有他意?此物…实乃温侯最后执念所系…亦是我等流亡之人,仅存的…一点念想…献于大将军,别无他意,唯表…诚心归附。” 他将“诚心归附”四字咬得极重,试图转移焦点。
“诚心归附?”我缓步走回书案后坐下,手指轻轻敲击着摊开的卷宗,目光却依旧锁定陈宫,“公台智谋,名动兖徐。观夫人一行入冀州以来,所见所闻,想必心中早有定论。今日携温侯遗孤、遗物至此,非仅为求一栖身之所吧?欲借我之势,图温侯之仇?亦或…欲借我之基业,行你之抱负?”
话语如刀,字字诛心!严夫人脸色瞬间煞白,搂着绮玲的手猛地收紧。陈宫更是瞳孔骤缩,背脊瞬间绷直,额角渗出细密的冷汗。他强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蜡黄的脸上努力维持着镇定:“大将军…此言…折煞宫也!主公败亡,乃天数使然,宫…不敢言仇。流亡之人,但求苟全性命于乱世,得大将军庇护,使夫人与小姐得享安宁,余愿足矣!岂敢妄言借势图谋?至于抱负…宫…一介残躯,只愿效犬马之劳,为将军治下添砖加瓦,不敢有非分之想!” 他言辞恳切,姿态放得极低,将自身定位为纯粹的、寻求庇护的谋士。
“添砖加瓦?”我手指点向书案上摊开的一份卷宗,正是他之前所献的“安冀三略”中关于“冰窖藏粮”的详细规划图,“公台先生高才,此‘冰藏之计’,选址精妙,构想奇绝,确为解粮道隐忧之良策。然,” 我话锋陡然一转,语气变得冰冷,“汝于此图标注之三号冰窖选址——黑风峪,其地下半尺,便是贯穿邺城西郊的‘伏龙’古河道!此河道虽已干涸千年,然地质疏松,承重极弱!若依此图,在此处开凿深达数丈之巨窖,一旦遭遇连月阴雨或轻微地动,便有崩塌之虞!届时,非但窖藏秋粮毁于一旦,更可能引发地陷,祸及临近村落!此等疏漏,是公台先生百密一疏…还是…有意为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