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9章 云起,港综之江湖,作者陈然,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雅加达的暴雨砸在洪兴大厦的玻璃幕墙上,像千万把银剑。陈然站在顶楼的落地窗前,手里捏着那份烫金的驱逐令——印尼移民局的公章红得刺眼,理由栏写着\"危害国家安全,涉嫌非法渗透\"。
\"然哥。\"苏晓芸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她的手搭在他肩上,带着凉意,\"高晋说,移民局的人半小时后到。\"
陈然转身时,看见窗外的洪兴城。三个月前被军方破坏的北门已修复一新,\"Gd\"标志在雨里泛着冷光;物流园的冷链车正装货,车身上印着\"洪兴-印尼农产品直供\"的字样;最让他心疼的是华校的孩子们,此刻正挤在走廊里,举着自己画的\"我们爱洪兴\"的画,踮脚往玻璃幕墙上贴。
\"通知下去,\"陈然的声音很轻,\"所有核心成员留下开会,普通员工按原计划休假。\"他摸出烟盒,又想起苏晓芸的规矩,把烟塞回口袋,\"让阿晋带近卫营的兄弟守着仓库,别让人动我们的货。\"
下午三点,移民局的人来了。为首的是个戴金丝眼镜的官员,西装笔挺,却掩不住眼底的急躁。\"陈先生,\"他推了推眼镜,\"这是最终决定。您需要在48小时内离开印尼。\"
陈然坐在办公桌后,手指敲了敲桌面:\"能给我十分钟吗?我想和员工说句话。\"
官员犹豫片刻,点头:\"可以,但只能在大厅。\"
洪兴大厦的大厅挤得水泄不通。近卫营的队员们穿着制服站成两排,移民局的安保人员端着枪站在门口;华商会的代表攥着横幅,上面写着\"洪兴不走,我们陪你\";最前排的是华校的孩子们,举着自己做的\"陈叔叔加油\"的手工卡片。
陈然走上台时,掌声像潮水般涌来。他望着台下的面孔——有跟他十年的老侨领,有刚入职的应届生,有抱着孩子的阿婆,还有高晋泛红的眼眶。
\"我知道大家舍不得。\"他的声音有些哑,\"但有些事,不是我们能左右的。\"他指了指窗外,\"看,那片香蕉园是我们和本地农户一起种的;那所学校是我们给孩子们建的;那条商业街,有华人的店铺,也有爪哇人的茶馆。\"
台下有人抽噎。阿玲挺着肚子挤到前面,举着刚满周岁的儿子小椰:\"陈总,我们跟您走!我和陈航商量好了,去哪儿都行!\"
\"阿玲,\"陈然笑了,\"你婆婆还等着抱孙子呢。\"他转向苏晓芸,\"晓芸,联系林伯,让华商会的船明天靠岸。\"
苏晓芸点头,眼里有泪光:\"我让福兴楼的船提前回来了,能装三百人。\"
陈然的目光扫过人群,最后落在近卫营的队列上。\"高晋,\"他说,\"带兄弟们检查装备,别让人扣了我们的枪。\"
官员的脸色变了:\"陈先生,您这是......\"
\"只是安排撤离。\"陈然打断他,\"洪兴在印尼十年,没偷没抢。该交的税交了,该帮的忙帮了,要走,体面点。\"
撤离比想象中顺利。洪兴的货轮\"东海号\"停在雅加达港时,码头上站满了送行的人。华商会的代表举着\"一路平安\"的横幅,近卫营的队员背着战术背包,阿玲抱着小椰,苏晓芸牵着小棠,连陈航都穿上了笔挺的西装——他说要\"替陈总撑场子\"。
\"然哥!\"阿晋的声音从甲板传来,\"高晋让我给你带这个。\"
他递来个铁盒,里面是洪兴城的第一块奠基砖——十年前陈然亲手埋下的,现在已经磨得发亮。砖上刻着\"根扎深土,叶向蓝天\",字迹被岁月浸得发暗,却依然清晰。
陈然摸出钢笔,在砖上添了行小字:\"今日暂别,来日方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