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泓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2章 气陷危局中的升阳妙手,岐大夫的悬壶故事,张泓光,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七日后复诊,李大姐已能在院子里晒太阳。岐大夫诊脉后笑道:\"右寸已起,如鱼翔浅底。\"随即开下方子:\"原方去升麻,加炒白术15克,再服五剂。\"
王婶不解:\"为何去升麻?\"岐大夫指着窗外的梧桐树:\"大气已复其位,正如树根深固,无需再用强弓。白术健脾燥湿,助后天之本,《神农本草经》称其'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正合大姐脾虚湿困之证。\"
小陈在一旁记录病案,岐大夫趁机讲解:\"此案初用黄芪、升麻升提,继以山药、白术培本,暗合《黄帝内经》'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之旨。大姐平日可多吃山药薏米粥,忌生冷油腻,待春分后再服归脾丸调理。\"
五、杏林解惑
半月后的岐仁堂坐诊日,李大姐送来一篮自家种的红薯。她握着岐大夫的手哽咽道:\"要不是您,我这条命......\"话未说完,隔壁诊室传来争执声。
原来是位咳喘三年的患者,前医误用苏子降气汤,病情反重。岐大夫诊其脉沉细,胸满闷而喜太息,果断用升陷汤加桂枝尖9克。患者家属质疑:\"桂枝性温,不怕加重咳喘?\"
岐大夫翻开《温热论》:\"叶天士云'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此证非实喘,乃大气下陷,肺气失于宣发。桂枝辛温通阳,助黄芪升提,正如《本草纲目》所言'桂枝,能利肺气,温经通脉'。\"
三剂药后,患者咳喘大减。岐大夫对围观的学徒们说:\"治病如治水,壅者疏之,陷者举之。张锡纯先生创升陷汤,实乃发《内经》'大气'理论之微。我辈当明辨虚实,不可胶柱鼓瑟。\"
结语
月余后,李大姐送来自己绣的\"妙手回春\"锦旗。岐仁堂的药柜上,那本《医学衷中参西录》依然摊开在升陷汤的篇章。窗外的老槐树已抽出新芽,在春风中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岐大夫用升阳之法救治沉疴的传奇故事。
这个发生在现代都市胡同里的医案,生动诠释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岐大夫以《黄帝内经》为宗,活用张锡纯升陷汤,在急危重症中彰显了中医的独特魅力。正如《脾胃论》所言:\"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守护脾胃元气,升举下陷大气,正是岐仁堂世代传承的医道真谛。
(全文5200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