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脚踏车
南明蓠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6章 脚踏车,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南明蓠惑,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最开始想着要搞出蒸汽机这东西的原因,是因为唐仨仁受够了没有电的日子,大晚上的没有电,整个唐家铺可以说只有炼铁作坊那边有光。
不是没有试过简易的发电,比如弄一些铜线啥的,将其绑在那些水车上面,虽然这样发出来的电量少得可怜,但仅供唐仨仁一个人的小院里用完全是足够了。
但是,这里有几个难点一直没有解决,首先是电路的输送需要电线,铜线外包一些油布勉强能过关,其次就是灯泡啊,唐仨仁还没有奢侈到让人用造琉璃的方法去弄灯泡,关键是灯光内部的“伪真空”环境,按大明目前的科技水平绝对有难度。
在想做灯泡之前,唐仨仁早就在回忆玻璃的制作方式,有炼铁炉子在,要融解河边那一堆沙子,从而弄出玻璃,已经没有多大的阻碍了,除了难题“伪真空”,就是钨丝。
要知道,灯炮工作的原理是电流通过灯丝时产生热量,灯丝不断将热量聚集,使得灯丝的温度达2000摄氏度以上,灯丝在处于白炽状态时,就像烧红了的铁能发光一样而发出光来。那么灯丝的温度越高,发出的光就越亮。
能量守恒转化之类的原理唐仨仁自己都不懂,就不瞎指导了,铁丝在电流作用下燃烧是会燃烧,但只几个瞬间就融化了。
所以最好的材料是钨丝,唐仨仁可是记得,最先制造出来的一只灯泡,用的是钨丝,那只灯泡亮了百年时间都还亮着呢。
只是这材料目前怕是没办法搞到了,想要弄出来哪怕一只手电筒用的灯泡,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哪怕唐仨仁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依然很难很难,因为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一些元素的提取。
“算了,中国虽然是地球上钨储备量最大的国家,但在大明根本就没有提取这东西的可能,以后慢慢让人试验去了。”
一旦有了电,灯泡这种东西相信很快就能弄出来,其中的灯丝材料,弄不到最好的钨,用其它的一些材料暂时先代替着,就是要经常“换灯泡”,这样一来普通人估计是用不起了,这一点唐仨仁只能叹气了,科技的发展都不是一两天能够搞定的。
眼下还是先看看初代蒸汽机吧,等唐仨仁跑到唐家铺唐家山脚时,这里已经聚集了不少人,将一个三米多高的铁疙瘩里三层外三层围了起来,当然并没有人靠得太近,因为这铁家伙的头顶正滋滋往外冒着烟呢。
不仅冒烟,还发出“轰轰轰”的怪叫声,十几名年纪不等的工匠正围着这大家伙说着什么,不时还有人拿出个本子出来写上一些字。
“村长来了,大家让一下....”
看到唐仨仁过来,看热闹的人们立即让了开来,唐仨仁快步走到这散发着高温的铁疙瘩面前,目光灼灼,如果它不是正在转动,唐仨仁真想伸手去抚摸一番。
这铁疙瘩正是他让人仿制出来的初代蒸汽机,此刻正被工匠们用火烤着,试图让锅炉内的水沸腾起来,产生蒸汽推动活塞运动。虽然这蒸汽机的样子还很简陋,与后世那些精密的机械无法相比,但在这个时代,它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唐仨仁仔细观察着蒸汽机的每一个细节,不时点头表示满意。工匠们看到村长如此重视这个铁疙瘩,心中也充满了自豪和干劲。他们知道,这个铁家伙可是村长亲自设计的,如果能够成功运转,那他们可就是参与制造者,赏钱是铁定少不了的。
“村长,这铁疙瘩真的能转起来吗?”一个年轻的工匠好奇地问道。
唐仨仁微笑着点了点头,道:“当然能,只要我们能让锅炉内的水沸腾起来,产生足够的蒸汽,它就能转起来。而且,随着我们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它的效率还会越来越高。到时候,如果将它装在那些水车上....”
就不再需要人力和畜力了,牛的作用也会变得越来越少,唐仨仁觉得那时就有可能实现“牛肉自由”了。
“这铁怪物...呃,铁家伙是是用来做什么的?”
老朱小朱也凑了上来,唐仨仁指了一下那蒸汽机外面的一个小小的圆杆,此时这个小杆子正随着机器的吼叫不紧不慢的转动着。
“老朱,你说如果我们在这个小杆子上装一个铁轮子,让这杆子带动铁轮子转起来.....”
简单直白的一句话,在场不缺少聪明人,瞬间理解这铁怪物的作用,后世的内燃机运转原理其实与蒸汽机的基本原理很相似,只不过两者之间的“烧”的东西不一样,说白了就是“热”能的运用方式和运用效率不一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