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肥了再杀
南明蓠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9章 肥了再杀,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南明蓠惑,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养猪这事你们都应该明白吧?”
这话一出,老朱脸色一阵变幻,这小子居然又担“猪”的事,旁边徐达与汤和正想出言喝斥,突然发现老朱并没有发火的意思,显然眼前这年轻人不是头一次提起这事。
“京城里是不是有一个沈家?”
又是一句禁忌般的话,沈家有个沈万三,元末一位超级富豪,当初老朱建立大明立京都应天时,沈家直接拿出百万两白银犒劳老朱手底下的数十万军队,虽然本意是想跟老朱套近乎,但如此财力,老朱如何能不忌惮?
“这就是养猪的精髓了,养肥了,自然是要杀的.....更何况,所有大商人在有足够的钱之后,一定会在朝廷里弄个靠山的,不然他们的财富怕守不住.....”
“我们大明最底层的农民太苦了,真的,朝廷杀猪的方向,从来就没有搞清楚....”
“所以,要是我的话,商人才是猪,肥了的时候就要杀,如果有人跳出来不让我杀,那这人只有一种可能,他就是这头猪的后台,也就是主人,不想猪被杀....”
利益而已,明朝所有大点的商人,无一不是背景强悍,老朱听明白了,旁边跟着的几人当中,胡惟庸低着头像是啥都没有听见,他现在不需要在意这事了,因为老朱似乎对他放心了不少。
徐达与汤和面色惊骇,这年轻人,这是准备让老朱对所有既得利益者开刀啊,明初这些既得利益者是谁?就是他们这些新晋勋贵们!
第一代勋贵或许还好,吃相不会太难看,但第二代,第三代呢?李善长是彻底绷不住了,脑子一转,突然来了一句:
“村长的意思是?洪武爷即将要封出去的藩王们,算是最大的....呃....”
“猪”这个字他可不敢随意的说出来,老朱的脸色都阴沉出水了,这李善长,怕是准备弄死唐仨仁了,唐仨仁看了李善长一眼,这位韩国公果然是个小心眼,在心眼上跟老朱差不了多少。
“大商人背后,都是地主,而洪武爷,是整个大明,唯一的一个没有扶持商人的,又是最大的那位地主,或许,也是华夏几千年以来,唯一的一位还会顾及农民死活的皇帝,虽然不多....”
等等,唐仨仁的话是不是在否认“皇商”一说,老朱瞬间明白过来,这小子,早就看出了他老朱的身份!
“小子,你....你知不知道你自己在说什么,如果这些话传到外面去,你有再多的脑袋都不够砍的。”
老朱的语气中带着几分警告,他的眼神锐利如刀,似乎想要看穿唐仨仁的内心。
唐仨仁却显得异常镇定,他微微一笑,说道:“大明若要长治久安,就不能让商人过度膨胀,更不能让他们与朝廷勾结,形成所谓的‘皇商’。这样只会让百姓更加困苦,国家也会因此动荡不安。”
“其实整个大明的民心,大部分都在洪武爷那里,这也是为什么洪武爷能够坐拥天下的根本原因,只是,如果不做一些改变,也就是这样了.....”
什么是盛世?古人总喜欢提到这个词语,哪怕堂堂一位帝王,只怕也逃不出这种怪圈,没错,古人眼里的盛世,其实就是再没有大范围饿死人,这就叫盛世了。
“商人追逐利益,恐怕洪武爷都没有意识到,皇权之下,所有的商人从来就没有被当人看过,天天被一群文人说什么不能动商人的利益,不然的话就是与民争利,商人,确实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有着不小的作用,但是,在洪武爷眼里,商人或许没有存在的必要,但在那些地主们眼里,商人就是用来圈钱的.....”
前面不远处一座用大量土砖围起来的红砖作坊出现在从人眼前,唐仨仁并没有想过今天一天就将老朱的一些观念给改变。
“而自古以来,每一个朝廷想要更好的运转起来,首先要用到的,肯定是钱跟粮了,没有这两样东西,再雄才大略都是枉然,又回到原来的问题。”
“商人不可少,经济要发展,就必须给他们足够的利益,只不过洪武爷不要老是盯着朝堂上的那些当官的,他们捞得再厉害,贪得再狠,那也得有人送钱啊,所以,如果朝廷将某些真正能发财的生意握在自己手里,或许就不需要在意那些所谓的贪官了。”
贪官最大的害处就是以个人利益搞乱了一块地方的经济,就比如一方主官如果疯狂敛财,那么这块地方上所有的经济发展都将成为笑话,因为所有的发展都为了这一个人的利益而存在,自然就谈不得发展了。
老朱还要细细品味唐仨仁所说的一些话,虽然有些就像是扯淡,但其中确实有一些值得在意的。
“这作坊看着有些奇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