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蓠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2章 倭人与狗不得入内,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南明蓠惑,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汪广洋闻言,心中更是一惊,他深知老朱的性格,一旦下定决心,便难以更改。他连忙躬身行礼,小心翼翼地回应道:“微臣遵旨,定当妥善安排,确保倭国使臣无法再在大明境内逗留。”

老朱微微颔首,似乎对汪广洋的回答还不是特别满意,他的话语中依旧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那些倭国人,咱不是叫你们将他们赶出去,咱是要告诉你们,咱大明范围内,他们就没有资格像人一般活着,要么死,要么....”

汪广洋神色微变,之前就听说北征军这一次不仅把残元收拾得服服帖帖,徐达率军更是在班师回朝的时候顺带去了一趟那高丽,并留下了数万精兵悍将在那边驻扎,似乎老朱早有了弄死倭国的心思。

今天上朝本来还准备让人弹劾一下徐达来着,结果昨天人家徐达就直接被老朱送出城了,好像是背疽犯了,城外有人能治?

汪广洋心中暗自揣测,这老朱的心思愈发深沉,难以捉摸。他回想起昨日徐达被急匆匆送出城的情景,心中不免生出几分疑虑。背疽之症,向来凶险,怎可能一夜之间就找到能治的能人异士?这其中,怕是有何不为人知的隐秘。

他小心翼翼地抬眼望向老朱,只见老朱神色如常,但那双眸子里却闪烁着不容置疑的光芒,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汪广洋心中一凛,连忙收回目光,不敢再妄自揣测。

“微臣明白了,微臣定当全力以赴,确保大明境内再无站着的倭国人踪迹。”汪广洋再次躬身行礼,言辞间满是恭谨与服从。

老朱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目光中透露出一丝赞许,接着看向其他的大臣们,不管对方用什么方法,他只需要结果就行了:“嗯,这事先这样了。你们还有什么需要说的吗?北征大军不日将回京,你们就没什么要说的?”

汪广洋刚放下的心再一次提了上来,按照一贯的做法,徐达这一次算是立下了滔天功劳,若再行封赏只怕就得封异姓王了,但以老朱的脾气,怎么可能封王,那么就得叫几个文官出来弹劾一番徐达了。

比如说徐达入京后不到老朱这里来述职,这就是一个罪过,反正就是要给徐达找点罪过啥的,这样一来就能够稍微抵消一下徐达的功劳,不至于出现“功高震主”的情况。

这是朝堂之上的一种生存之道,很多时候有缺点的“蠢”人往往比那些优秀的人更容易活到最后,可最近老朱的一些举动让汪广洋有些把不准,而且徐达这是带病回京的,冒然弹劾会不会引来老朱的雷霆震怒?

正当汪广洋心中犹豫不决时,一旁的孔克仁突然轻轻咳嗽了一声,似乎有意无意地瞥了他一眼。孔克仁的眼神中闪烁着几分狡黠,似乎在暗示着什么。他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可闻:“陛下,微臣以为,徐大将军此番北征确实辛劳,但其功劳大小还需细细考量。且徐将军身体抱恙,回京后或许应先休养一阵,再议封赏之事也不迟。”

老朱闻言,眉头微挑,目光在孔克仁与汪广洋之间来回游移,似乎在权衡着什么。片刻后,他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几分玩味:“嗯,孔卿所言也有几分道理。徐达之功,朕自然心知肚明,但封赏一事,确需谨慎。至于其身体,朕亦关切,待其回京后,着太医再前去诊视,务必确保其康复。”

此言一出,汪广洋心中暗自松了口气,孔克仁的提议似乎为他解了围。他忙附和道:“陛下圣明,如此安排甚妥。”

朝堂之上,其他大臣也纷纷表态,或赞同,或附和,气氛一时之间变得融洽了许多。然而,在这看似和谐的背后,每个人心中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算计着如何在接下来的朝局中立于不败之地。

老朱坐在上面看着这菜市场一般的朝堂,似乎真如唐仨仁所说,一个朝堂之上,并不需要太多的“聪明人”,重要的是听话就行。

工具人只要各司其职,而不是成天想着斗来斗去,给这些蠢货多发点俸禄又有什么关系?汪广洋倒算是半个合格的“工具人”。

不过有件事,李善长不在这里,这本来一直没什么存在感的孔克仁居然也会给汪广洋打掩护了?

“那还用说,能够站在那里的所有人,就没有一个是愚蠢的,平时不说话不代表对方愚蠢,反而是高明的紧....”

在唐家铺住了两天的徐达,再次见到了老朱,老朱将前两天朝堂发生的事说了一下,徐达倒没有说什么,唐仨仁直接就说破了,引来了徐达一个小小的白眼,朝堂上的事,看破不说破,大家都在装聋作哑,你直接说破了可就不好了。

老朱却不以为意,哈哈一笑,道:“天德啊,你以前可不是这样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不要逼我当村霸

红烧肉炖地瓜

三国:诸天帝王,收名将纳美姬

纪言玄

征服跨下官太太陈雅宁小说最新章节免费阅读

熊大

窈窕春光(1v1,高干)笔趣阁

快步向前

《老公在洗澡我被公干》

螺旋起飞

父亲爱上女儿闺蜜最后杀了闺蜜

流火飞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