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远征开始
南明蓠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2章 远征开始,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南明蓠惑,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他摇了摇头,将这些杂念抛诸脑后。
“想那么多做什么,大事有老朱他们那些大人物们去考虑,我只要搞好唐家铺...”
唐家铺一切变好了,就能够向外推广,有老朱在,谁敢阻拦各种新事物的出现,谁就该杀,而且老朱是真敢杀。
唐家铺的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煤球、棉衣,这些看似简单的东西,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却成为了百姓们温暖的依靠。
“只要唐家铺一切变好了,就能够向外推广。”他喃喃自语,眼中闪烁着光芒。他相信,只要有了老朱的支持,那些新事物一定能够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让更多的百姓受益。
他抬头望向远方,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个充满希望和温暖的未来,最重要的,一直藏在唐仨仁内心深处,那就是——大明一直在,那么汉家这个伟大的民族,就不用经历那几百年的屈辱和苦难了。
哪怕不是自己原来所在的那个时空又如何,至少在这个时空,大明至少得再加三百年甚至更长的辉煌。
“老唐,徐叔叔今天在朝堂上提出了远征倭国的事情。”
朱标中午的时候过来的,应天到唐家铺的路越修越好了,很快一条最初的蒸汽火车轨道也要开始建设了,那时朱标过来这唐家铺就更快了。
唐仨仁一边翻着烤红薯,一边说道:
“不是准备明年春季后再出征吗?今年就准备动手了?”
当然不可能是直接向倭国动手,等大军到了北边,只怕已经是大冬天了,北方的冬来得早一些。
眼下应天城都有些寒冷了,更不要说北边辽东苦寒之地了。
唐仨仁眉头紧锁,似乎在思考着什么重要的事情。他继续说道:“这远征倭国,可不是件小事,需要充足的准备和周密的计划。今年的天气又格外寒冷,大军出征,粮草辎重,都是大问题啊。”
朱标闻言,点了点头,神色却依然轻松:“推迟时间不是可能了,不过据徐叔叔的提议,先将整个高丽占下来....待到明年温度稍微回暖,直接就可以向倭国进攻....”
唐仨仁闻言,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因为在小冰河时期,一些海面是真会结冰的呢!而且唐仨仁也知道,正是唐家铺这边新搞出来的一些东西,比如说二代蒸汽机,才使得徐达有着强大的信心这个时候提出跨海远征。
其实在唐仨仁看来,灭倭国的最佳时间是再等上一年,考虑气候的因素,夏秋季的话有可能遇到“台风”,前元两次远征倭国是怎么完蛋的,可以参考一下。
还有另外几个原因,土豆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如今已经能够种上几分地了,加上洪薯的大面积推广,明年,粮食方面几乎没了后顾之忧。
虽然唐仨仁比所有大明人都更加迫切想要去灭了那倭国,但他不是那种头脑一热直接上手就干,有些后果是必须得先考虑进去的。
再者,大明有海军吗?目前还没有正儿八经的海军,就算是有一些“水师”啥的,那也还称不是“无敌”,虽然在同时期下横向对比,大明的水师已经拥有了相当的实力,但远征倭国毕竟是一场跨海大战,风险还是不小的。
当然,这些因素唐仨仁相信老朱和那帮朝堂上的“领导”应该都考虑到了,尤其是徐达,这位可是一代名将,对于战争方面的事情远比他唐仨仁要考虑得周全得多。
“老朱是想要一战而定,还是想徐徐图之?”
唐仨仁稍微思考之后,问出了这么一个问题,朱标眼中闪过一些惊讶,因为在商议此次远征事宜时,同样有人提出了类似的疑问。
“一战而定几乎不可能,父皇应该也发现了,但徐徐图之的话父皇似乎有些等不及了。”
在看到唐仨仁给的“世界地图”之后,老朱与朱标有了一个共同的想法,那就是“大明地方小了点”。
“折中的法子?先让徐达将军率军占了高丽,然后顺便为明年开春攻打倭国造船做准备?”
唐仨仁已经想到老朱的想法,同时也明白朱标为什么今天会过来了。
“蒸汽机本身的结构并不算复杂,唐家铺可以派出两百工匠随军出征,专门帮忙制造蒸汽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