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不问出身
南明蓠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9章 不问出身,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南明蓠惑,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至于一些文人的脾气,说白了,就是头有点铁,读书读多了的人多少有点类似的毛病——呃,情况。
其实听到这个名字时,唐仨仁就有些意动,只不过对方的年岁,放在后世早该退休了,这个时候被刘基推了出来,不过想想刘基不会没有察觉到,那么刘基要推出的人应该跟这位宋大儒有直接的关联。
想到这唐仨仁点了点头,说道:“好,刘先生,你去安排一下,我亲自去见见这位宋濂先生。”
刘基怔了怔,提醒了一句:“贤侄,你现在要自称‘本侯’才对...”
“不要在意这些细节,那称呼有点难听...”
刘基一头黑线,堂堂侯爷,觉得“侯”这个称呼难听?你不要的给我才好,这般年轻的侯爷,在整个大明也是头一份了。
就在唐仨仁与刘基商量下一任大明皇家银行的行长人选时,老朱与朱标在见一个人,这个人正是宋濂,毕竟是明初诗文三杰之一,更是文臣之首,同时这位宋濂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朱标的老师。
只不过这几年唐仨仁的横空出世,直接让朱标的注意力全放到唐仨仁那边去了,让这位太子殿下对于自己的老师,也少了许多关注。不过今日老朱特意将宋濂请来,自然是有重要的事情要商议。宋濂这些年一直隐居在乡下,教书育人,对于朝堂上的事情已经很少关注了。不过当他听到老朱要见他的时候,还是立刻收拾了一下,就跟着人进宫来了。他心中也明白,老朱这个时候找他,肯定是有重要的事情。
“上位,这么急召老朽进宫,不知是为了什么事情?”
李善长被诛杀的事情,宋濂当然不可能不知道,这位洪武爷很有可能要重新启用他这位明初第一文臣了。
老朱看了一眼朱标,示意有些事情还是让朱标来说吧,朱标倒也没有犹豫太久,直接开口说道:
“宋师,朝中宰相位置空着,要不你来?”
算算年纪,宋濂比之刘基只小了一两岁的样子,马上也是六十岁了,这个时候让人家回来当宰相,确实有些牵强了,只不过六十岁的年纪,若是高官的话,放在任何时候似乎都并不让人觉得太老了。
唐仨仁若是在这里,保不准会来上一句“七十多岁还当大官不愿意退休的人多的是呢”。
但宋濂却只是微微摇了摇头,脸上带着几分惶恐与谦逊:“殿下,老朽年迈体衰,早已不堪重用。朝中宰相之位,关乎国家大计,老朽恐难以胜任。还请殿下另择贤能,以安社稷。”
老朱轻叹一声,他当然知道,眼前这位还在为之前自己的一些举动生气呢,宋濂为什么会这么早就告老还乡了,还不是因为他老朱的小心眼?
想当年,宋濂为了大明江山,可谓是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可到头来,却因一些小事,被老朱猜忌,心寒之下,这才选择了告老还乡。老朱心里也明白,自己这样做,确实伤了宋濂的心,但身为帝王,有时候也不得不做一些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
看着宋濂那拒绝的态度,老朱心里更加不是滋味。他深知,宋濂的才能,绝非一般人可比,若是能让他重新出山,定能为大明江山再添一份助力。可如今,宋濂的态度如此坚决,老朱也只好作罢。
“罢了罢了,既然宋师不愿,朕也不强求。只是这朝中宰相之位,就一直空着吧。”老朱叹了口气,显得有些无奈,但是谁都听出来了,这才是老朱最真实的想法。
废除相权,这件事情老朱早就想干了,自从秘书团出现之后,老朱就已经在谋划废除相权了,正好这一次李善长撞了上来,给足了老朱理由。
至于为什么叫宋濂回来,最重要的原因,还不是朱标的儿子朱雄英,朱标可以说是宋濂帮着教了一段时间,老朱是极为满意的。
朱雄英虽然还没有一岁,但老朱对他寄予厚望可不小,要培养出一个好的继承人,不仅需要良好的教育,更需要有经验丰富、才德兼备的引导之师。宋濂正是这样的人选,他的学问和人品,都是老朱极为看重的。
然而,宋濂似乎已经对官场心生厌倦,对于老朱的邀请,他只是淡淡一笑,婉言谢绝了。老朱虽然心中失望,但也知道强求不得,只好另寻他法。
废除相权之事,老朱已经下定决心,他要亲自掌控朝政,确保大明江山永固。而秘书团的出现,正好为他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他相信,在秘书团的协助下,他一定能够治理好这个国家,让大明更加繁荣昌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