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咱也争争
南明蓠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3章 咱也争争,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南明蓠惑,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那高手低眉顺眼,轻声答道:“回上位,徐达将军已自高丽省出发,不日即可回京。至于李文忠将军,确实前往视察铁路修建情况,不过昨日便已返回,此时应正在府上。”
老朱闻言,微微点头,心中稍安。他深知李文忠之所以对铁路之事颇为上心,时常亲自前往视察,可不是为了确保工程进度与质量,一个外行瞎掺和做什么,而徐达即将回京,才让老朱心中多了一份踏实。
“好,好,等天德回来,咱要好好与他喝上几杯。”老朱嘴角勾起一抹笑意,似乎已在脑海中浮现出与徐达把酒言欢的场景。
随即,他又想起了什么,眉头微皱,对那高手吩咐道:“你继续盯着那些老家伙,一旦发现有什么不该有的念头,立刻来报。”
高手应声而退,身影瞬间消失在殿内。老朱望着空荡荡的大殿,心中思绪万千。他深知,这大明江山来之不易,需得时刻提防着那些心怀不轨之人。而在这众多老兄弟中,谁又能真正做到不忘初心,始终如一呢?
“老王,听说了吗?这条用铁架起来的路,以后上面会有一种会喷火的车在上面走,只要十文钱,咱们就可以坐这种车去应天城了....”
“真的假的?”
“像这样的神物,怎么可能让我们这些泥腿子去坐?不怕脏了那些大人们的眼?”
在普通老百姓眼里,这种横空出现的“火车”,都是那些皇亲国戚,再不济也是那些达官显贵们才配使用的,他们哪敢想象,自己这样身份卑微的人,也能有机会坐上这种神奇之物。
在他们心中,火车就如同天上的神龙一般,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存在。他们议论纷纷,眼中闪烁着好奇与向往,却又夹杂着一丝不敢置信和自卑。毕竟,在这个等级森严的社会里,他们早已习惯了自己的低微地位,从未敢有过非分之想。
“这你们就想错了,仁侯知道吧?这铁路就是他老人家一力主张修的....”
仁侯之名以前或许没有几个人知道,但相信从修建这条铁路之后,仁侯的大名将会如春风般吹遍江南大地。
“我听说过,据说,这位仁侯不仅心地仁慈,而且极有远见,他比所有人都更清楚,他的封地唐家县在百来里之外,想要这个县的老百姓真正的富起来,还是得修路....”
说这话的是个书生模样的人,如果唐仨仁在这里,一眼就能发现,这书生是个“托”,当然了,不管说什么,铁路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条铁路一旦建成,不仅能大大缩短老朱到唐家铺的距离,还能促进唐家县与应天城的贸易往来。
而且,对于整个大明而言,这是一个极好的开始,以后对于整个大明王朝的发展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是啊,我听说仁侯还亲自参与了铁路的设计,力求让这条铁路既能满足皇家出行的需要,又能惠及百姓,真是难得的好官啊!”
旁边的一个老汉也附和道,他的眼中闪烁着敬佩的光芒。
人群中的议论声此起彼伏,虽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没有见过仁侯,但从其他人口中知晓一些唐家铺的故事后,他们已经对这位侯爷充满了敬意和期待。
在他们看来,侯爷这种存在就只是一个有权有势的贵族,什么心系百姓?那都是扯淡的说法,历朝历代,真正能够做到一心只为百姓的人,几乎没有。
“我家那边有一块地方,修铁路的时候被占了,仁侯手底下的‘工程队’,对了,就叫工程队的那些大人们直接就给足了我补偿,一亩多的地方,足足三十多两银子....”
“对对对,我们村那边也被占了一点地方,补偿了好多银子,这些天那些有机会住进城里的人都迫不及待的回村了....”
“而且啊,我听说那些工程队的人,对待咱们百姓可客气了,一点官架子都没有,跟咱们聊天就像邻里乡亲一样,咱们有啥要求,人家也都尽量满足,真是难得啊!”
又一个村民插嘴道,他的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
周围的人群也纷纷点头,对于仁侯和他的工程队,他们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敬意。
在他们看来,仁侯和他的手下们并没有因为他们只是普通的百姓而轻视他们,反而给予了他们应有的尊重和关怀,这让他们感到无比的温暖和感动。
人群中有伪装成百姓的锦衣卫,此时听到这些,不免有些惊讶,仁侯是谁?那可是所有侯爷当中,唯一一个拥有实际封地的侯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