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家族权力的归属
纪言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84章 家族权力的归属,三国:诸天帝王,收名将纳美姬,纪言玄,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良久之后。
逢化后退数步,避开了剑锋。
“锦衣卫无缘无故抓走我的侄儿,我想知道,他究竟犯了何罪?”
逢化语气严肃。
“他所犯何罪,并非由我说了算,也不是你说了算。”
“进了地牢的人,大多都难逃罪责。”
史阿摇头叹息。
逢化反驳:“我的侄儿也是冀州的一名官员。”
“你们不能直接把他关进地牢。”
“审判官员的事,不该由你们锦衣卫来插手!”
听见这话,史阿淡然一笑。
“我们的任务,就是为我家主公效力。”
“上至锦衣卫总指挥,下到普通锦衣卫,只要有人对主公不利,无论是平民还是官吏,都得处理。”
史阿冷眼盯着逢化。
“逢主簿若有什么不满,尽可以向主公申诉。但这地牢,你是真的进不去。”
史阿把话说得斩钉截铁。
今天逢化无论如何也无法踏入地牢一步。
“好!好!好!”
逢化气得身体发抖。
万万没想到史阿如此不讲情面。
“刘备攻占邺城时,我们扶持他成为冀州牧,他竟用这种方式回报我们?”
“任由锦衣卫肆意妄为?”
逢化越说越生气。
哗的一声。
史阿一剑劈落逢化的官帽。
官帽碎裂,发簪断开,头发散乱。
蓬头垢面的逢化不由自主地往后退。
“你……”
逢化手指着史阿。
史阿说道:“别忘了,你现在戴的这顶官帽,也是主公赐予的。”
“自己小心行事!”
说完,史阿让人将逢化等人赶出了长街。
逢化怒气冲冲地返回府邸,召集逢家所有族人商议大事。
大殿内,人声嘈杂。
“简直荒唐,史阿不过是个走狗罢了。”
“仗着主子的权势,竟敢如此嚣张?”
“太过分了,这种态度肯定是刘备授意的。”
冀州局势悄然变化,各方势力暗流涌动。
“刘备难道真以为凭借个人威望就能掌控整个冀州?”
“该让他明白我们的态度了。”
逢氏家族内部议论四起,矛头直指刘备及他的支持者。
“家主,我有一计。”有人主动请缨,提出联合行动。
“我们可以联络辛家和其他几家本地豪强,一起到州牧府前抗议,明确反对新政策。”
“尤其要阻止官学与屯田计划在魏郡实施。”
一番商讨后,逢化点头应允。
夜幕降临,逢府内灯火辉煌,众多冀州世家齐聚一堂,气氛紧张而凝重。
“真的要去州牧府门前示威?”辛家代表辛循面露疑色,“谁能保证结果?”
“何必惧他?”另一人起身说道,“若真追究,大家齐心,谁奈我何?现在他刚上任,最需要人才,怎敢轻易开罪我们?”
众人纷纷响应,决心联手施压,迫使刘备放弃新政。
“既如此,明日各家派员同行,看刘备如何反应。”
次日清晨,刘备刚用完早膳,便有守卫急报:
“主公,州牧府外聚集了大批官员,他们强烈要求您停止推动官学建设与屯田事务。”
守卫的话让刘备略显不悦。
“莫要理会,随他们去喧哗。”
刘备挥手示意无须在意。
此时,刘备府邸正邻近州牧府。
当他走出府邸时,州牧府外的人群纷纷投来目光。
但刘备毫不在意,径直离去。
这一举动惹怒了众人。
“他仅仅瞥了一眼,便转身离开?”
“显然对我们不屑一顾。”
“刘备有何底气如此行事?”
议论声四起。
然而,刘备充耳不闻。
他已经到了城外漳河边的一处垂钓地。
开始专注钓鱼。
微风拂面,悠然自得。
片刻后,负责邺城安危的陈到找到刘备。
“主公。”
陈到恭敬有礼。
“城内情况如何?”
刘备询问。
陈到据实禀报:“州牧府外的人群,已散去一半,还剩一半。”
一半散了?
另一半留着?
刘备思索其中深意。
陈到建议:“主公,是否将他们拘押?”
这些人对刘备有所不满,同时轻视州牧府威望。
陈到认为全抓起来最简单。
“暂且不用,让他们继续闹腾一阵子。”
刘备沉思片刻说道。
“你回城盯紧他们,与史阿配合。”
刘备嘱咐道。
“属下遵命!”
陈到领命而去。
陈到走后不久,沮授急匆匆赶来。
“主公,逢家、辛家为首的家族子弟。”
“正在递交辞官申请。”
说话之间,沮授将一批辞官奏折呈至刘备面前。
刘备扫了一眼,便道:“全数准奏。”
此言一出,沮授顿时愣住。
“主公,若是一概准奏,魏郡政务恐怕会停摆。”
“我们人手本就不足。”
沮授劝谏刘备。
若准了这些辞官请求,魏郡乃至冀州会有大批职位空缺,无人接任,政务必然无法正常运作。
“够了。”刘备郑重点头。
“主公,人从何处来?”
沮授追问道。
刘备笑道:“今夜即至。”
见刘备如此笃定,沮授稍感安心。
“主公,辞官者虽仅四十八人,但若一应准奏,必将惹怒更多官员。”
“后续辞官书会源源不断。”
“保守估计,魏郡及邻近郡县空缺的职位,至少五百。”
沮授伸出五指。
“无须担忧,人手充足。”刘备语气坚定。
“今日你专司此事,谁递辞呈,立即批复。”
嘱咐完毕后,刘备继续钓鱼。
沮授只得返回城内。
果然如沮授所料,他与毛玠二人着手处理魏郡官吏的辞官请求。
起初四十八封,至午后增至两百九十六封。
直至傍晚,两人已盖下四百六十六枚冀州牧印鉴。
魏郡、赵国、安平、甘陵等地的官职空缺达四百六十六个。
“将近五百个位置空出来了。”
“这些人要从哪里补上?”
沮授和毛玠对视一眼。
“这恐怕不容易。”
沮授长叹。
“早知道今天应该多劝主公几句。”
毛玠也有些后怕。
与此同时。
邺城逢家府邸聚集了众多冀州本土家主。
“现在刘备批准了所有人辞职的请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