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四合院-孩子的怪病
风砚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3章 四合院-孩子的怪病,她那么软(军婚高干婚恋)完结,风砚水,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白艳笑着说道:“简述你都这样说了,那姐姐可就不客气啦。”
简述说道:“咱丑话说在前头,方子大伙随便用,糖做出来了自己吃,千万不能拿出去卖。弟弟在这拜托了。”说着简述还双手合十,做了一个拜拜的动作。
真不是简述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大环境就是如此。
组长王武这时开口说道:“放心,大家都是做采购的,这点规矩还是懂的。”
组长发了话,大家都笑着答应。
吕彦笑嘻嘻地说道:“简述放心,组长都发话了,大家知道怎么做。”
57年,糖类物资还没有开始限量供应,但每斤白糖的售价是七毛六分钱,许多家庭都把糖当成奢侈品。
这也是为什么衍生世界中,总把“大白兔奶糖”当成万能工具一样。
像他们这些采购员,经常十里八乡地了到处窜,手里没有一些硬通货,谁愿意把物资卖给你?
要知道当时的农村受限于经济条件,又因为交通不发达等因素,有的人甚至一辈子都没进过城。
有时手里有钱都花不出去。
他们缺的恰恰就是能把物资送过去的人。
所以,与其说他们这些采购员是用钱和票买物资,不如说他们是用物资换物资来的实在。
而这种现象要一直维持到七八年之后,才能有所好转。
糖,在当时虽然不是生活必需品,却不能否认糖的重要性。
也因此,自己制作糖块,再用糖块置换所需要的物资,或用它当开路石跟村里的干部搞好关系,维护好采买渠道,这都是可见的利益。
简述就是想到了这一层,才会说出拜托的话。
就怕有的人,贪心不足,做的多了,引起外人的注意,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王武也是想到了这一层,才会出言提醒大家,该遵守的规矩还是要遵守的,不要做的太出格,到时候谁的脸上都不好看。
之后,简述先写了两份方子,一份交给徐华,一份放在桌子上供大家抄写。
几个人当中就属吕彦最积极,他搬着凳子凑到简述身边,一边抄着方子,一边小声跟简述聊天。
简述拿着纸也在抄方子,这方子是帮王武抄的,人家毕竟是科长预备役,总要讨好一下。
简述见徐华出去了,不在办公室。
吕彦过来抄方子时,简述就顺口小声地问了一句,说道:“徐哥家的孩子啥病啊?需要长年吃药?”
吕彦小声说道:“听说是肺上的毛病,这孩子也是不让人省心,一到天冷的时候就犯……”
“别瞎说”,白艳给杯子倒水路过,她说了吕彦一句,靠在王武的办公桌上,说道:“老徐家的孙子刚2岁,一到冬天就反复发烧,一发烧呢嗓子嘶拉嘶拉的,但又不是炎症,医院说可能是孩子太小……什么能力不行。”
简述接了一句,说道:“抵抗力不行?”
白艳说道:“对对对……就是这个抵抗力不行。”
简述就问道:“只是冬天犯,夏天没事吗?”
王武也说道:“冬天犯的多,夏天天冷的时候偶尔也会犯。”
简述听完瞬间想起自己在现代看过的一本小说,这不正是小说里提到的病例嘛。
这时徐华走进了办公室,边手还边甩手上的水珠。
简述想了想还是问道:“徐哥,刚刚你说你家孩子嫌药苦,这吃的是中药还是西药?”
徐华说道:“中药,西药太贵,我们家负担不起,就找胡同里的老大夫给开的中药。”
简述说道:“这孩子老这样反复发烧也不是个事啊,知道是什么病吗?有没有什么特效药什么的?我跟几家药厂的后勤都挺熟的,也许能用到对症的药。”
徐华摇了摇头,说道:“医生也不知道孩子为什么反复发烧,每次去就是开点退烧药什么的,老大夫说是小孩子的内脏没长好。”
简述这下有百分之八十能确定了,这就是小说里说到的病例啊。
简述就问道:“徐哥,你家小孩冬天的时候盖的被子有多重啊?”
徐华被这突然的一问弄得愣了一下,他还真没注意到这个,孩子都是老伴和儿媳妇在照顾。
他努力想了想,说道:“好像有三四斤吧,这是我们家最好的被子了,这孩子老是感冒发烧,我老婆拆了家里好几床被子给做的。”
简述就说道:“徐哥,有没有可能是你们给他盖的被子太厚了,给孩子压着了?”
徐华不明所以地问道:“这话怎么说?孩子总是发烧不就是冷着了吗?”
简述就把自己知道的病例说了一下,说道:“这是我偶然听到的一个病例,徐哥可以参考一下。”
白艳听了简述说的病例,好奇地很,她问道:“这被子重了,还能让小孩子生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