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帝心西指,王猛献策定乾坤!
花逸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5章 帝心西指,王猛献策定乾坤!,开局召唤李儒,权臣全麻了!,花逸卿,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为用户加更,感谢您一直以来的催更,这一段不计入字数)
御书房内,方才人事擢升引动的激荡气机,缓缓平复,最终悉数汇入煌煌大唐国运之中。
殿中众人心绪翻涌,那幅清晰铺展的宏伟蓝图,在他们胸膛间鼓荡不休。
李君亦视线掠过阶下新老臣工,王猛、杜如晦、法正、沮授,还有那四员新提拔的猛将,都位列其中。
适才的拔擢与重赏,已令这批新锐力量归心似箭,战意高昂。
“诸位。”
李君亦食指轻叩御案,发出几不可闻的清响。
“将帅各归其位,谋臣亦入机枢,大唐的根基,越发稳固了。”
他转向王猛:“景略先生,你新任政事堂特进顾问,职高权重。关于大唐未来的走向,朕想听听你的高见。”
王猛自队列中迈步而出,一身青衫不染尘埃,步履格外沉稳,静立于殿中。
那份从容气度,已将大唐的山川地理、民生政情全然映入心底。
“陛下。”
王猛躬身一揖。
“臣以为,大唐如今兵锋之盛,冠绝当世,然强国之道,并非只有兵戈铁马。”
“西州一旦攻下,其地何其广袤,部族何其繁杂,如何才能长治久安,使其民心真正归附,化为大唐不可分割之疆土,而非一时之间的羁縻控制,这才是攻伐之后,必须面对的首要难题。”
他言语清晰,字字千钧。
李君亦微微点头:“景略所言,与朕不谋而合。攻城略地不算太难,真正使其归心,才是最难之处。”
“房卿,杜卿。”
李君亦看向并肩站立的房玄龄与杜如晦。
“二位皆有大圣境五重修为,又兼具安邦定国之才。对此,可有良策?”
房玄龄轻捻短须,片刻之后,眼中闪过一丝了然:“陛下,王公之言,确有远见。西州平定之后,当行‘恩威并施,教化为先’之策。”
“军事层面,必须施展雷霆手段,震慑一切宵小之辈。”
“政务层面,则需广施仁政,减轻徭役与赋税,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与此同时,还应设立学宫,推广我大唐文字与礼仪,让他们逐渐仰慕华夏风采。”
杜如晦几乎在房玄龄话音刚落的瞬间,便向前一步,语速飞快地补充道:“房公所言甚是。臣再补充一点,对于西州原有的那些贵族与地方势力,务必仔细甄别。”
“顺从我大唐者,可保留他们几分体面,根据才能录用,让他们为我所用。”
“至于那些胆敢违逆我大唐者,则必须以霹雳手段彻底清除,绝不能留下任何后患,以此警示他人。”
“政令的推行,关键在于神速,片刻都不能迟疑!”
“房谋杜断,果然是珠联璧合!”
李君亦朗声赞道。
“恩威并施,教化为先,再辅以雷霆手段进行甄别清剿,此策甚好!”
他随即转向法正与沮授:“孝直先生,沮授先生,两位在参谋司,要与李儒一同,为朕的西征大军,再多添几重保障。除了战场上的谋略,这治理之策,两位可有什么独到的见解?”
法正唇角习惯性地微微上挑,向前一步,言语间带着几分不羁:“陛下,臣以为,攻心为上上之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