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密诏双璧布天罗,供奉雷霆肃朝纲
花逸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42章 密诏双璧布天罗,供奉雷霆肃朝纲,开局召唤李儒,权臣全麻了!,花逸卿,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夜色如墨,浸染了整座长安城。
白日里因科举与尚方宝剑掀起的惊涛骇浪,此刻暂时潜伏于幽深的巷陌与戒备森严的府邸之内。
御书房中,烛火摇曳,映照四壁。
李君亦面容沉肃,修长的指尖在冰冷的龙案上轻轻叩击。
那富有节奏的轻响,在寂静的殿宇中回荡,似乎在为一场即将来临的雷霆风暴,敲下最后的音符。
房玄龄怀中紧抱的那柄尚方宝剑,是悬于明处的利刃,足以震慑朝堂文武,尤其针对那些心怀叵测、首鼠两端的世家大族。
然而,李君亦心中清楚,真正汹涌的暗流,往往潜藏在更深的水面之下,绝非寻常手段可以轻易触及。
“宣李儒、程昱觐见。”
他的声音不高,却如金石掷地,清晰地穿透了御书房的宁静。
殿外侍立的内侍闻声,忙躬身领命,脚步匆匆地退了下去。
未过多时,两道身影一前一后,踏入了这大唐王朝权力中枢的核心之地。
走在前面那人,正是李儒。
他身着一袭暗色常服,面部轮廓瞧着有几分柔和,然而眉宇开阖间,却总萦绕着一股难以捉摸的幽深气息。
此人乃是顶级人杰,已臻大圣境五重修为,其智谋狠辣无比,行事素来不拘常格,却总能一针见血,直捣黄龙。
紧随其后的,便是程昱。
他同样是顶级人杰,修为亦是大圣境五重。
程昱的身形更显挺拔,神色沉稳如山,每一步都踏得坚实有力,不带半分虚浮。
此人亦是智计超群之辈,性情坚毅刚猛,行事向来果敢决断,从不拖泥带水。
“臣李儒(程昱),参见陛下。”
二人行至御案之前,齐齐躬身,口中称臣。
“平身。”
李君亦微微抬了抬手,示意二人免礼。
“深夜召二位爱卿前来,朕确有一桩事关国本,却又不宜大肆声张之事,需交付尔等秘密处理。”
李儒与程昱二人相互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神情中察觉到了那份凝重。
能让陛下如此郑重其事,并且明言需要暗中行事的,绝非等闲差事。
“科举取士,此乃朕为大唐万世基业所立下之国策。”
李君亦的语声平缓,却字字重若千钧,砸在二人心头。
“房玄龄等人负责主持科场,尚方宝剑朕亦已赐下,此为阳谋,堂堂正正,摆在台面上,任谁也挑不出错处。”
“但朕忧心,总有些不识大体、心存侥幸的蠢物,会于暗中兴风作浪,试图干扰科举,甚至……”
他的语气依旧平淡,可那“动摇国本”四个字吐出,李儒和程昱的心弦骤然绷紧,如临深渊。
“陛下圣明。”
程昱率先开口,声音一如既往的沉稳。
“科举之举,无异于挖掘世家门阀之根基,其间阻力之大,可想而知。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李儒则稍稍垂下头颅,嘴角勾起一抹几不可察的冷峭弧线。
“陛下之意,便是要臣等,将这些潜藏于阴影中的硕鼠,一只只都给揪出来,清理干净?”
“正是此意。”
李君亦微微颔首,算是肯定了李儒的猜测。
“朕要你们动用手中掌握的所有情报网络,无论是军中安插的暗谍,还是江湖之上培养的密探,亦或是你们各自秘密经营的隐秘力量,给朕彻查朝野内外,所有对科举心怀不满,可能会在暗地里下绊子、使阴招的个人与势力。”
他话音稍作停顿,语气陡然转厉:“不仅如此,那些盘踞地方,鱼肉乡里,荼毒百姓的贪官污吏;那些尸位素餐,不思进取,占据茅坑不拉屎的冗官庸吏,也一并给朕查个底朝天!”
“朕想要的,是一个真正海晏河清的大唐,一个能让贤才尽出其力,能让万民安享太平的大唐!”
“任何胆敢阻碍于此的顽石,都必须被彻底清除,不留后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