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梦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聂荣臻:太行山上的烽火守护者,闺蜜老公免费阅读,李梦婷,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临危受命赴华北

1937年深秋的陕北,寒风卷着黄土拍打着窑洞的窗棂。聂荣臻站在军用地图前,手指轻轻划过华北平原的轮廓。自\"七七事变\"以来,日军的铁蹄已踏破平津,正沿着铁路线疯狂南侵。此时的他刚接到中央命令,将率领八路军115师一部留守五台山地区,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同志们,前方是数倍于我们的敌人,身后是万千受苦的百姓。\"出发前的誓师大会上,聂荣臻摘下军帽,露出被汗水浸湿的头发,\"我们没有退路,唯有以血肉之躯,筑起新的长城!\"这支不足3000人的队伍,带着简陋的武器和坚定的信念,毅然踏上了开往华北的列车。

列车在硝烟中颠簸前行,窗外不时传来远处的爆炸声。聂荣臻靠在车厢角落,眉头紧锁。他深知,此次任务艰巨异常:既要面对装备精良的日军,又要在敌占区站稳脚跟。更棘手的是,当地百姓对八路军还很陌生,如何赢得群众信任,成了摆在他面前的首要难题。

二、平型关首战扬威名

1937年9月的平型关,秋意已浓。聂荣臻和林彪带领115师秘密抵达这片山谷时,这里还是一片宁静的黄土坡。经过三天三夜的侦察,他们选定了最险要的老爷庙高地作为伏击点。聂荣臻亲自爬上陡峭的山坡,检查每一处掩体,连鞋子被荆棘划破也浑然不觉。

战斗打响前的那个夜晚,山谷里异常寂静。聂荣臻握着战士们的手,感受着他们掌心的温度:\"兄弟们,这是我们抗日的第一仗,只许胜,不许败!\"凌晨四点,战士们顶着寒风进入阵地,许多人冻得嘴唇发紫,却没有一个人退缩。

当日军板垣师团的队伍进入伏击圈时,聂荣臻举起望远镜的手微微颤抖。随着一声枪响,山谷里顿时枪声大作。日军很快反应过来,开始疯狂反扑。聂荣臻站在离前线不到500米的高地上,大声指挥:\"告诉685团,一定要守住阵地!\"

战斗最激烈时,日军集中火力向老爷庙高地猛攻。聂荣臻看着冲在最前面的战士倒下,眼眶通红:\"特务连,给我把鬼子压下去!\"他的声音在炮火声中格外清晰,激励着战士们奋勇杀敌。这场持续近十个小时的恶战,共歼敌1000余人,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战后,聂荣臻踩着满地弹壳巡视战场。在一具日军尸体旁,他捡起半张作战地图,仔细辨认上面的标记。寒风中,他的军大衣被弹片划破,却浑然不觉:\"这只是开始,更艰苦的战斗还在后头。\"

三、创建晋察冀根据地

1937年11月,晋察冀军区在五台县正式成立。此时的根据地,面临着内忧外患:外部有日军的频繁\"扫荡\",内部物资匮乏,群众基础薄弱。聂荣臻每天天不亮就出门,走遍周边村庄,和老乡们拉家常,了解他们的困难。

在阜平县的一个小山村,他看到一位老大娘带着几个孩子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二话不说脱下自己的棉衣披在孩子身上。当晚,他召集干部开会:\"我们不仅要打仗,更要让老百姓吃饱穿暖。从明天起,部队每天节约一口口粮。\"

为了建立稳固的根据地,聂荣臻创造性地推行了一系列政策:组织群众成立抗日救国会,实行减租减息,发展生产。他亲自指导战士们帮助老乡开垦荒地,还在军区办起了纺织厂、兵工厂。有一次,他发现战士们用的土制手榴弹杀伤力不足,便召集技术人员研究改进,连续三天三夜泡在车间里。

1938年春天,日军调集两万余人对根据地进行大规模\"围攻\"。聂荣臻指挥部队采取\"蘑菇战术\",牵着敌人在山区兜圈子。在一场激烈的战斗中,他的战马被流弹击中,他从马背上摔下来,膝盖磕在石头上鲜血直流,却依然坚持指挥战斗:\"同志们,胜利就在眼前!\"

四、百团大战显神威

1940年,抗日战争进入最艰难的相持阶段。日军推行\"囚笼政策\",在华北修筑了大量碉堡和封锁线。聂荣臻看着地图上密密麻麻的据点,眉头拧成了疙瘩:\"必须给鬼子的'囚笼'来个大爆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爸爸经常出差的孩子

柳三刀

扌臿辶畐的兄妹

八歧大猫

季先生的心头宝(1V1)

六根不净

父亲为傻儿子传宗接代的小说

草食龙刘晓晨

上门女婿一母三女的小说

排骨一号

楼梯间的秘密小说BY修月亮

浪里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