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梦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章 传承与展望,闺蜜老公免费阅读,李梦婷,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十一章:传承与展望
岁月流转,时光的齿轮缓缓转动,当年那个抱着红棉熊,站在红棉树下听着长辈故事的小孩,如今已长大成人。他的眼神中少了几分稚嫩,多了许多坚毅与成熟。曾经在红棉树下埋下的梦想种子,在岁月的滋养下,已然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他告别了红棉小院,踏上了一条充满挑战与希望的道路。他的目的地是一处偏远的山区,那里山路蜿蜒曲折,像一条条沉睡的巨龙横卧在大地之上,将一个个村落分散地隔绝开来。贫困,就像一层厚重的阴霾,长久地笼罩在这片土地上,压抑得让人有些喘不过气。
然而,他的心中没有丝毫退缩之意。他的双眸中闪烁着如红棉般炽热而坚定的光芒,那光芒里蕴含着祖辈和父辈传承下来的勇气与担当。他深知,自己肩负着的,不仅仅是个人的理想,更是红棉精神赋予他的使命——为人民谋幸福,为社会谋发展。
他一步一个脚印地走遍了这片山区的每一寸土地。每到一个村落,他都会走进村民的家中,坐在简陋的小板凳上,与村民们促膝长谈。他仔细地倾听着村民们的需求,从他们那朴实而又充满期待的眼神中,他看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村民们,他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始探索发展之路。
他敏锐地察觉到,在当今互联网时代,电商是一个能够打破地域限制,让山区优质特产走向更广阔市场的有效途径。于是,他开始四处奔波,联系技术团队,搭建农产品电商平台。从平台的架构设计,到商品的拍摄、上架,每一个环节他都亲力亲为。为了让村民们能够掌握电商运营的基本技能,他还组织了多次培训课程。一开始,很多村民对这种新鲜事物充满了疑虑,担心自己学不会,也担心投入了精力却没有回报。他就一次次地耐心讲解,用实际案例向村民们展示电商的魅力和潜力。慢慢地,一些胆子大的村民开始尝试,当他们看到自己种植的农产品通过网络卖到了千里之外,收到一笔笔实实在在的收入时,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灿烂笑容。
但是,随着电商业务的逐步开展,物流问题又成为了拦路虎。山区道路条件差,快递网点少,很多快递都不愿意深入到村落里来。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他多方奔走协调,与多家快递公司沟通协商,向他们阐述山区农产品的发展前景以及物流对于村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性。经过无数次的碰壁和努力,终于有快递公司愿意在村落里设立快递网点,打通了农产品出山的最后一公里。
在这个过程中,他遭遇了数不清的困难。资金短缺时,他四处寻找投资,撰写项目计划书,向投资人描绘山区发展的美好蓝图;村民质疑时,他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决心和能力。每当疲惫不堪、心生沮丧的时候,他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红棉小院里静静陈列的勋章,那些勋章承载着爷爷和爸爸的奋斗历程和崇高荣誉。他也会想起爸爸曾经说过的“只要心里装着人民,勋章的光就会永远亮下去”这句话,于是,内心又重新充满了力量,继续坚定地前行。
与此同时,红棉小院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不再仅仅是一个承载着家庭记忆的地方,而是成为了当地着名的红色教育基地。来自四面八方的参观者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小院,他们的脚步轻轻的,仿佛生怕惊扰了这里沉淀的历史。大家围聚在展示柜前,静静地凝视着那两代勋章。讲解员的声音缓缓响起,讲述着爷爷在战争年代如何英勇奋战,为了保卫祖国和人民不惜牺牲一切;讲述着爸爸在和平时期,如何凭借着智慧和勇气,带领团队开创“红棉工坊”,为残障人士带来了生活的希望和尊严。小朋友们也被组织起来,来到这里接受红色教育的熏陶。他们那明亮的眼睛里满是崇敬与向往,眼神紧紧地跟随着讲解员的手势,认真地聆听着每一个细节。
在国际舞台上,红棉精神也逐渐崭露头角。“红棉工坊”模式作为中国特色就业帮扶的成功经验,开始在国际上被广泛关注和推广。一批又一批的外国友人来到陕北老区参观学习,当他们看到残障工人们凭借着先进的科技——意念控制技术,绣出一幅幅精美绝伦的巨型红棉旗帜时,无不惊叹不已。他们走进工坊,与残障工人们交流,深入了解中国在促进残疾人就业、推动科技与人文融合发展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他们被中国这种以人为本、关爱弱势群体的理念深深打动,也对中国在科技创新与社会福利保障相结合的智慧表示由衷的钦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