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梦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章 铁原狙击背水一战的绝地防御,闺蜜老公免费阅读,李梦婷,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五章 铁原狙击:背水一战的绝地防御

1951年夏,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进入转折阶段。我军主动战略转移之际,“联合国军”凭借机械化装备优势疯狂反扑,铁原这片开阔平原成为保卫后方的最后屏障。63军临危受命,必须在此死守12天,而此时部队弹药仅剩三成,兵力不足半数,面对美军坦克集群与轰炸机编队的攻势,这场阻击战堪称一场实力悬殊的生死较量。

接到命令的深夜,铁原的夜空被探照灯割裂成碎片。战士们来不及休整,立刻投入阵地构筑。没有工程机械,就用刺刀、铁锹一寸寸刨开坚硬的冻土;缺乏建材,就把碎石、沙袋和拆毁的铁轨垒成掩体。不少人手掌磨出血泡,指甲缝里嵌满泥土,却仍在黑暗中咬牙坚持——因为大家都知道,身后就是祖国,半步也退不得。

战斗首日,美军的攻势如潮水般涌来。轰炸机群投下的凝固汽油弹将阵地化作火海,坦克炮的轰鸣震得人耳膜生疼。我们迅速将大阵地拆分成星罗棋布的小型防御点,利用丘陵地形和弹坑构建立体防线。在207高地争夺战中,连长郭恩志带领战士们创造了扭转战局的“梅花战术”。当美军一个营呈散兵线推进时,他果断下令:“迫击炮,打四角!”四枚炮弹精准落在敌群前、后、左、右,炸点形成梅花状,敌军慌乱间向中心聚拢。郭连长抓住战机高喊:“机枪,扫中间!”密集的火舌瞬间吞噬了挤作一团的敌人,初次交锋便毙敌数十人。

然而,敌人很快调整策略,凭借装备优势展开疯狂报复。他们调集重炮群,对我军阵地进行地毯式轰炸。每一轮炮击过后,阵地上的工事几乎全被摧毁,战士们只能从废墟中爬出来,顶着漫天飞舞的碎石,重新加固掩体。有的战士耳朵被震得流血,短暂失聪后仍摸索着拿起武器继续战斗。

随着战斗持续,敌人开始使用毒气弹和燃烧弹。阵地笼罩在呛人的黄烟中,不少战士皮肤被灼伤、眼睛刺痛流泪,仍坚持趴在掩体后射击。弹药告急时,大家就收集敌人遗落的枪支;刺刀拼弯了,就用枪托砸、用石头砸。炊事班老王抡着铁锅冲进战壕,生生砸倒两名美军,最后被流弹击中,壮烈牺牲前仍保持着挥锅的姿势。

在最艰难的时刻,战士们甚至用牙齿咬开手榴弹的拉环,与冲上阵地的敌人同归于尽。一位受伤的老兵,拖着被炸断的腿,爬到弹药库,点燃仅剩的炸药包,与包围上来的敌军同归于尽,只为给战友们争取多一分钟的防御时间。

这场恶战持续了整整12个昼夜。当援军抵达时,阵地上满目疮痍:焦黑的土地上布满弹坑,破碎的钢盔和枪支散落各处,而63军的战士们以伤亡1.8万人的代价,成功迟滞了敌军进攻,为大部队战略调整赢得宝贵时间。有的连队整建制牺牲在阵地上,最后的幸存者依然握着带血的武器,怒目圆睁。

铁原阻击战的胜利,不仅是战术智慧的胜利,更是志愿军战士用血肉之躯诠释“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精神丰碑。每一个倒下的身影,都化作了保卫和平的永恒界碑,在历史长河中闪耀着不朽的光芒。他们用生命谱写的壮丽篇章,将永远激励着后人铭记这段艰苦卓绝的岁月,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爸爸经常出差的孩子

柳三刀

扌臿辶畐的兄妹

八歧大猫

季先生的心头宝(1V1)

六根不净

父亲为傻儿子传宗接代的小说

草食龙刘晓晨

上门女婿一母三女的小说

排骨一号

楼梯间的秘密小说BY修月亮

浪里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