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梦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章 红旗漫卷金陵城,闺蜜老公免费阅读,李梦婷,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一章 红旗漫卷金陵城
硝烟尚未散尽的南京城墙上,三十岁的解放军连长周铁山正仔细擦拭枪管。他布满老茧的指腹抚过枪身上七道刻痕——这是他在淮海战役中缴获的美制m1卡宾枪,每道刻痕代表一个救下的百姓。
\"报告连长!\"通讯员小王喘着粗气跑来,\"三排在下关码头发现国民党遗留的军火库,还有...还有二十多个饿晕的孩子。\"
周铁山立即抓起急救包。路过新街口时,他看见几个文工团女兵正在给市民分发稀粥。其中扎麻花辫的姑娘抬头冲他一笑,阳光照在她左臂\"华东野战军\"的臂章上,领口别着的钢笔闪着微光。
这个瞬间,周铁山不会想到,三个月后这个叫林淑芬的女兵会成为他的妻子,而那支钢笔将记录下整个重建年代的风云变幻。
第二章 稻田里的司令部(1949年6月)
溧水县的临时县委设在废弃祠堂里。周铁山转业担任县武装部长第一天,就遇上了棘手事——国民党残部假扮解放军抢粮。
\"用这个。\"林淑芬递来泛黄的《土改工作手册》,这是她在鲁南根据地时记录的。月光下,两人头碰头研究敌特活动规律,忽然听见后院传来压抑的咳嗽声。
八十岁的佃农孙老栓蹲在墙角,怀里紧紧抱着发霉的稻种:\"同志,这是俺藏了三年的'南京早',听说你们真给穷人分地...\"
周铁山突然想起牺牲的指导员说过:得民心者得天下。他连夜带人突袭三十里外的山神庙,果然截获正在转运粮食的敌特。当缴获的卡车开回县城时,晨雾中传来各村农会练习《东方红》的歌声。
第三章 纺车转出新世界(1950年3月)
春寒料峭的早晨,周铁山被妻子摇醒。林淑芬眼睛亮得惊人:\"上海来的工程师答应教我们修纺织机!\"
在旧纱厂改造的培训班里,留美归国的程工程师正用钢笔绘制图纸。突然停电让教室陷入黑暗,却见二十多个学员同时点燃准备好的松明——这些都是原国统区的技术员,有人甚至从抽屉里取出珍藏的进口游标卡尺。
三个月后,当第一批\"自力牌\"棉布运往灾区时,林淑芬的日记本上多了幅素描:周铁山和工人们跪在车间地板上,用墨线弹画地基的模样。画旁题着\"六亿神州尽舜尧\",这是她在《人民日报》上新学的诗句。
第四章 洪流中的结婚证(1951年7月)
淮河大堤决口的消息传来时,周铁山正和林淑芬在区公所登记结婚。暴雨中,结婚证墨迹未干就被卷进抗洪物资里。
\"党员跟我上!\"周铁山带头跳进决口处。七天七夜里,他们用门板、棉被甚至结婚证书堵漏,直到看见大堤上出现戴红领巾的孩子们——这些土改后出生的第一代少年先锋队员,正挨家挨户收集碎布条扎防浪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