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雕风筝与月光电台
李梦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冰雕风筝与月光电台,铁流铸魂:从抗日御侮,李梦婷,废文网),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1952年冬,长津湖畔的冰雪仿佛凝固了时间。十七岁的卫生员沈云裹着三层单衣,在临时搭建的医疗帐篷里给伤员换药。寒风像带着倒刺的钢针,顺着帆布缝隙钻进来,在伤员冻僵的伤口上撒盐。突然,帐篷外传来激烈的争吵声。
“这风筝必须送出去!”
沈云掀开棉帘,只见通信兵小张正和护士长对峙。小张怀里死死抱着个油纸包,边角露出一截竹篾——竟是个未完工的风筝。
“胡闹!”护士长跺脚,“前线吃紧,哪来闲工夫放风筝?”
小张急得眼眶通红:“这是特殊任务!三营侦查员在敌后发现美军新型雷达站,可电台被炸坏了,连长说只能用风筝搭载微型电台,趁着北风把情报送过封锁线!”
帐篷里瞬间安静下来。沈云突然想起三天前,自己在战场上捡到的半本《风筝制作大全》,那是不知哪位战士遗落的,书页间还夹着张泛黄的全家福。
“我会扎风筝。”她往前一步,声音不大却很坚定,“我爷爷是老北京风筝艺人,小时候我常帮他削竹骨、糊绢布。”
小张像抓住救命稻草般冲过来:“真的?可材料...现在哪找绢布和竹篾?”
沈云没说话,转身钻进帐篷,再出来时手里多了块洗得发白的床单,和半根拆下来的担架竹条。“就用这个。”她的目光扫过众人,“不过得有人去敌后放线,美军的探照灯...很危险。”
“我去!”三个声音同时响起。沈云愣住了,说话的分别是左腿负伤的机枪手老周、刚满十六岁的通讯员小李,还有沉默寡言的朝鲜籍战士金顺姬。
“我腿伤了跑不快,但放线稳。”老周晃了晃缠着绷带的腿。
小李晃着手里的弹弓:“我能把风筝射过树梢!”
金顺姬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说:“我熟悉地形,知道哪片松林能躲探照灯。”
最终,三人组成了特殊小队。沈云则留在营地,在煤油灯下赶制风筝。竹篾在她手中灵巧翻飞,床单被裁成流线型,用红药水在翅膀上画了只展翅的雄鹰。微型电台是从报废设备里拆出来的零件组装的,只有火柴盒大小,被塞进风筝腹部的暗袋。
深夜,小队趁着暴风雪出发。沈云站在营地边缘,看着他们的身影逐渐消失在雪幕中。风越来越大,帐篷被吹得猎猎作响,她突然想起爷爷说过的话:“风筝飞得越高,线越得抓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